新闻热点

NEWS HOTSPOT

  • 15
    2023-06

    妇瘤聚焦 | 一文汇总2023ASCO妇科肿瘤关键临床研究精要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于2023年6月6日在美国芝加哥落下帷幕。作为肿瘤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盛会,妇科肿瘤领域也有多项重磅研究公布于众,或将改变指南规范,影响临床实践,温故知新,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下这些最新研究。 卵巢癌 无论是在基础还是临床研究方面,热点最多的当属卵巢癌领域,今年ASCO大会妇科肿瘤三项LBA (Late Breaking Abstract) 研究,卵巢癌占两席,一项是关于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MIRV)在铂耐药卵巢癌中的应用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另外一项是卵巢癌一线治疗中,化疗基础上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最强药物组合”疗效增益。 LBA5507 Ⅲ期MIRASOL研究 MIRV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旨在靶向叶酸受体α(FRα),在既往的单臂临床试验中,入组106名FRα高表达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结果显示研究者评估的ORR为31.7%,远高于历史单药化疗有效率(4-13%),美国FDA在11月18日加速批准了MIRV用于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 MIRASOL研究纳入了453例患有铂耐药卵巢癌女性,这些患者的肿瘤FRα高表达。大多数患者 (62%) 之前使用过贝伐珠单抗,55%的患者使用过PARP抑制剂。患者随机接受MIRV治疗或研究者选择的单药化疗(包括紫杉醇、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或拓扑替康)。 MIRV组的中位OS为16.46个月,化疗组OS为12.75个月,MIRV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67;P=0.0046)。两组中位PFS分别为5.62个月 vs. 3.98个月(HR=0.65;P<0.0001)。MIRV组研究者评估的ORR为42.3%,12例患者达到CR,而化疗组ORR为15.9%,无患者达到CR。
  • 01
    2023-06

    刘朝晖教授:《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女性生育力保护在整个女性生命周期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工流产数量占全球1/6,人工流产平均每年大约900多万例。因此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为您呈现作为该共识执笔专家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刘朝晖教授带来的精彩解读内容。 常见的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 术前存在下生殖道感染,通过人工流产可能造成: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手术风险;不利于子宫恢复。 下生殖道感染多无明显症状,若术前未治疗,可发生上行感染,易造成盆腔炎症性疾病(PID)、宫颈和/或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痛及继发性不孕、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如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及早产等不良结局,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及生殖健康。 ·常见的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炎、子宫颈炎。 ·有症状者主诉:多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其性状发生改变、外阴瘙痒或灼痛感。 ·临床常见: 1.外阴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病(T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需氧菌性阴道炎(AV)等。 2.宫颈炎多由淋病奈瑟菌等细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所致感染。
  • 25
    2023-05

    田秦杰教授:《性发育异常分类与诊断流程专家共识》解读

    《性发育异常分类与诊断流程专家共识》被推荐适合于国内的性发育异常(DSD)分类与诊断流程,为大家提供了恰当的诊疗方案。作为参与共识的制定专家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清晰地解读了性发育异常的分类与诊断流程,妇产科网为您呈现田教授的精彩解读内容。 性发育异常(DSD)是一种先天性异常,表现为性染色体、性腺或性激素性别不典型、不一致。从外观看,女孩有男孩的特征或男孩发育不全有像女孩的表现。它的发生率为新生儿的1/5000-1/4500。性发育异常是临床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甚至有人把它归类为罕见疾病。DSD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对于不熟悉DSD的临床医生而言往往难以诊断和治疗。 DSD的分类 人类的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决定性腺性别,性腺的性质决定内外生殖器官的表型。根据性发育过程中的性染色体水平(正常的女孩为XX、男孩为XY,性发育异常则染色体出现各种各样变化,发生数量的改变或结构的改变)、性腺水平(胚胎早期有两种性腺分化的潜能,可能是卵巢或睾丸)、性激素水平(性腺为睾丸,则分泌AMH或睾酮)这三个水平来进行分类,即DSD分类为性染色体异常、性腺发育异常、性激素与功能异常。 DSD患者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性染色体异常、性腺发育异常以及性激素合成和功能的障碍,形成不同层次的性别不匹配。长期以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命名一直难以统一,常以性腺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将性染色体或性腺与表型不相符的称为“假两性畸形”。田教授讲,目前已不鼓励大家采用“假两性畸形”来做判断,而希望大家做到病因诊断,根据疾病病因进行分类,并可据此进行相关病因的基础研究,即葛氏分类法。葛氏分类法更简单、更实用、更方便,逻辑性也更强,推荐国内同行使用。 治疗。
  • 22
    2023-05

    世界卵巢癌日 | 科学抗癌,向阳而生,远离卵巢癌诊治误区

    世界卵巢癌日始于2013年,今年是第十一个,之所以癌种设立纪念日,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对卵巢癌的关注度仍不够。卵巢癌每年的新发病例虽低于其他女性恶性肿瘤,比如乳腺癌,宫颈癌,但整体预后跟不上乳腺癌的一半, 可以说在各种妇科癌症中,卵巢癌最为凶险。过去几十年科研立项和基础研究也远低于乳腺癌。并且,我们很多人对卵巢癌缺乏了解,不幸患病,诊治过程中存在误区。 误区一 老年人容易得卵巢癌,年轻人不会 如果把卵巢想象成橘子,橘子皮类似于卵巢上皮,橘子粒类似于卵巢生殖细胞,橘子粒之间的白丝类似于卵巢间质成分。所以卵巢癌按照部位上分为,上皮来源的卵巢癌,和生殖细胞来源的卵巢癌,以及卵巢间质起源的卵巢癌。 其中上皮性卵巢癌最多见,恶性程度高,70%以上都是上皮性卵巢癌,多见于绝经后中老年人,而卵巢生殖细胞来源的癌,多见于青少年。但仍然有1/10比例上皮性卵巢癌是发生在绝经前的年轻人。临床上我们接诊的年轻卵巢癌病人也不再少数, 具有危险因素的年轻人更需注意,比如肥胖,家族中有患乳腺癌,卵巢癌以及结直肠癌。有研究报道每次妊娠将减少10%的卵巢癌发生危险率, 故未婚、晚婚、不孕、不育、少育、使用促排卵药、不哺乳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明显增加。也有研究报道做人流,也可能增加卵巢癌风险。总之,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应做好体检,防患于未然。
  • 15
    2023-05

    最新成果 | 瘢痕妊娠新临床分型系统及推荐手术治疗策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节育妇科团队

    目前,关于CSEP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等,但仍缺乏被广泛认可的国际指南或共识。CSEP的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未来的生育计划、医生的临床经验及医疗机构的资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临床实用的CSEP分型系统,以指导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并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经阴道超声被认为是诊断CSEP的最佳方法。Vial等在2000年提出将CSEP分为两型,即内生型与外生型。随后,其他几种分型系统先后被提出。然而,以往的这些分型系统没有依据CSEP治疗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未提供超声诊断的定量指标,未对每一类型提出具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目前,关于CSEP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等,但仍缺乏被广泛认可的国际指南或共识。CSEP的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未来的生育计划、医生的临床经验及医疗机构的资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临床实用的CSEP分型系统,以指导最佳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并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28
    2023-04

    恭喜!漆洪波、陈敦金和赵扬玉教授分别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候任主委、副主委

    2023年4月21日,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北京召开。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院长漆洪波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陈敦金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国家产科质控中心执行主任赵扬玉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6
    2023-04

    指南解读 | 舒宽勇教授: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情况——《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中提到:“MHT(绝经激素治疗)是唯一能够一揽子解决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的方案”,那么2023版指南中MHT在何种情况下适用? 作为2023版指南执笔专家之一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舒宽勇教授,在新指南发布会现场给出了关于MHT的适应证、慎用情况、禁忌证清晰详细的解读,妇产科网为您呈现舒教授的精彩内容解读。 雌、孕激素作用于人体消化、骨骼、泌尿、心血管、免疫、生殖、神经等九大系统的400多个部位,对这些器官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雌激素水平随年龄发生变化,从45岁左右开始,女性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逐步降至绝经期水平。身体大部分地方都有雌激素受体,绝经前雌激素通过受体发挥作用,绝经后缺乏雌激素,身体各器官代谢改变,这可能导致功能障碍,最终致使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 雌激素对全身的影响,临床表现: 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及缺乏导致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如: 1.月经紊乱; 2.潮热盗汗; 3.睡眠障碍; 4.情绪变化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
  • 13
    2023-04

    专家共识 |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管理

    本文由ESGO、ISSVD、ECSVD、EFC的专家从多个方面展开对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详细介绍,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诊疗方向与临床支持。 如: 1.VaIN(阴道SIL)是大多数HPV感染相关阴道癌的前兆。 2.在治疗中提到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劣势; 3.VaIN有复发风险; 4.不可以忽视随访; 5.文末提到13条相关共识声明的专家共识率达90%-100%。
  • 10
    2023-04

    FIGO最佳实践建议 | 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心血管健康

    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是孕产妇围产期发病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在高收入国家,占孕产妇死亡的16%,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约占25%。HDP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因为它们是心血管疾病(CVD)公认的危险因素。 孕期母体心血管功能 1.血压正常妊娠的心血管适应 妊娠可以极大地改变女性的生理机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压力测试。在妊娠期间,心血管系统经历显著适应性变化,确保足够的子宫胎盘血流以及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以滋养和容纳发育中的胎儿(图1)。对容量和压力超负荷的适应导致从妊娠早期开始心脏几何形状和功能出现显著改变。最佳的母亲心血管适应导致血容量和左心室增大,伴随每搏输出量、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怀孕后,心脏功能通常会恢复到基线水平,不会对产妇健康造成长期风险。
  • 14
    2023-02

    AJOG专家意见 | 产后尿潴留的识别和管理

    产后尿潴留(PUR)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产后初期。PUR发病率差异很大,从1.5%到17.9%。尽管其他国家存在PUR的国际指南,但美国缺乏标准化的PUR筛查和治疗方案,导致临床治疗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治疗不足。虽然未经治疗的PUR潜在长期后果尚不清楚,但在短期内可能损害逼尿肌和膀胱壁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导致重复性过度膨胀损伤。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膀胱破裂,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但完全可以预防的并发症。 及时识别对PUR管理至关重要。本专家意见的目的是定义PUR的亚型,确定危险因素,并检查未经治疗的PUR病理生理学和长期影响。本文强调早期PUR识别的重要性,并提供管理建议,使PUR的诊断和管理可以得到改善。 1. 定义 在定义PUR方面缺乏共识,正常产后排尿包括阴道分娩后6小时内或剖宫产术后拔管后6小时内排尿。膀胱排空后残余尿量(PVR)<150ml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膀胱排空。偏离这些参数即可考虑诊断PUR。 PUR的临床表现包括排尿量不足和/或尿潴留,如耻骨上充盈、可触及膀胱膨胀、宫底高度移位、膀胱不适、膀胱充盈或疼痛感、排尿困难、尿频、排出少量尿液、膀胱排空不全的感觉。阴道出血增加也可能是PUR的一个迹象,因为膀胱膨胀可能影响子宫肌层收缩。 显性、隐性和持续性尿潴留根据现有文献进行定义。显性PUR是指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后尿管拔除6小时后,仍无法排空膀胱。隐性PUR最常被定义为自发性排空膀胱后,膀胱残余量超过150ml,可通过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是激素敏感器官,妊娠相关变化包括孕激素升高,可引起膀胱肌张力降低、容量增加、尿道长度增加。妊娠期间和产后孕激素水平增加会抑制子宫平滑肌张力,抑制逼尿肌。逼尿肌收缩力受损、尿道松弛不足可能是导致PUR的机制。持续性尿潴留,也称为延长性、延长性或慢性PUR,是指产后尿潴留超过3天,需要留置导尿管或间歇性自我导尿(ISC)。 另一种PUR机制涉及分娩时骨盆神经、胃下神经和阴部神经的损伤。交感神经损伤导致膀胱顺应性下降、肾上腺素能失神经所致的高存储压力,而副交感神经损伤则导致膀胱收缩性降低、感觉下降。这些神经损伤在本质上通常是短暂的,电生理学研究证明产后3个月内消失。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缺血性神经损伤可能发生在第二产程阶段。在剖宫产过程中,如果并发大出血或需切除子宫,可能会发生去神经。局部镇痛可直接影响膀胱敏感性和收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