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NEWS HOTSPOT

  • 11
    2024-12

    最全丨妇产科国际会议列表速览

    妇产科国际会议列表速览 妇产科 1. 2025.1.27 | 2025年第45届美国母胎医学学会年会(SMFM) | 美国休斯顿 | 妇产科 2. 2025.3.19 | 2025年第16届欧洲妇产学会双年会(ESG) | 拉脱维亚里加 | 妇产科 3. 2025.3.27 | 2025年第7届欧洲产时护理大会双年会(ECIC) | 西班牙马德里 | 妇产科 4. 2025.3.28 | 2025年第110届美国妇女医学协会周年年会(AMWA) | 捷克布拉格 | 妇产科 5. 2025.4.25 | 2025年第11届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学大会(SEUD)| 捷克布拉格 | 妇产科 6. 2025.4.26 | 2025年国际生育学会联盟世界大会(IFFS)| 日本东京 | 妇产科 7. 2025.5.14 | 2025年第15届欧洲绝经期和更年期协会大会(EMAS) | 西班牙瓦伦西亚 | 妇产科 8. 2025.5.21 | 2025年第16届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WCE)| 澳大利亚悉尼 | 妇产科 9. 2025.5.23 | 2025年第77届日本妇产科学会年会(JSOG) | 日本冈山 | 妇产科 10. 2025.5.28 | 2025年第17届世界医学围产大会双年会(WCPM) | 美国华盛顿 | 妇产科 11. 2025.6.5 | 2025年第29届欧洲欧洲妇产科大会(EBCOG) | 德国法兰克福 | 妇产科 12. 2025.6.17 | 2025年第81届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学会年度临床与科学会议(ACSC) | 加拿大惠斯勒 | 妇产科 妇瘤 1. 2024.12.10丨2024年第4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瘤研讨会(SABCS2024)丨美国圣安东尼奥丨肿瘤 妇科内镜 1. 2025.3.30丨2025年第51届妇科外科医师学会年度科学年会(SGS)丨美国兰乔米拉奇丨妇科内镜 2. 2025.4.3丨2025年第29届澳大利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双年会(ASCCP)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丨妇科内镜 3. 2025.4.24丨2025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年会(ASCCP)丨美国圣迭戈丨妇科内镜 4. 2025.5.21丨2024年第17届欧洲妇科泌尿协会年会(EUGA2024)丨捷克布拉格丨妇科内镜 其他 1. 2025.3.25丨2025年第72届生殖研究学会年会(SRI2025)丨美国夏洛特丨生殖
  • 10
    2025-01

    热点聚焦 | 中国境内首个男性HPV疫苗获批,开启男性HPV预防新时代

    1月8日,默沙东宣布其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商品名:佳达修)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新适应证的获批,标志着佳达修®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 佳达修®此次获批的新适应证可适用于9~26岁男性预防因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以及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 ​HPV:一个跨越性别的健康威胁 过去,我们对HPV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女性群体上,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男性同样面临着HPV感染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出发,关注男性HPV感染问题。 尖锐湿疣和皮肤疣是男性感染HPV的常见表现,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感染高危型HPV(如16型和18型)会显著增加男性患阴茎癌、口咽癌、肛门癌等癌症的风险。 调查数据显示:全球1/3男性感染至少一种HPV病毒,1/5男性是高危/致癌HPV携带者。 男性HPV感染: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1.自然抗体低 2015年HIM研究显示对455名已感染HPV的男性进行36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仅7.7%的男性HPV自然感染后可产生抗体; 2.阳转率低 2009年美国一项HPV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未接种HPV疫苗男性HPV6/11/16/18的血清阳转率低,分别为6.3%、2.0%、5.1%和1.5%; 3.不易清除 2016年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感染HPV后所平均清除时间超过2年,2年内男性高危HPV清除率仅37.8%。 男性预防先行:早接种早预防 1.接种四价HPV疫苗 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针对男性的HPV疫苗上市。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男性感染HPV的风险,从而减少癌症和生殖器疣等疾病的发病率。 2.提高健康意识 男性应该提高健康意识,了解HPV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性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性伴侣的选择,避免不洁性行为。 3.定期体检 男性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生殖器部位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文章来源:本图片和文字经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煎薯片
  • 10
    2025-01

    重磅!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公布

    1月6日,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公布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共有80项成果被授予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塑技术创新及推广”等9项成果为一等奖;“严重颅脑创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31项成果为二等奖;“孕产妇危急重症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等40项成果为三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中华医学会设立的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奖,于2001年设立,旨在奖励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会网站 责编:煎薯片
  • 10
    2025-01

    年度盘点 | 2024年度妇产科领域医学科研硕果精选,重温中国医途上的辉煌篇章

    妇产科全生命周期管理,关系到国家民生、民族发展、人口素质、家庭幸福,一直是研究热点。2024年度,妇产科的多项临床研究大放异彩,全方面重塑治疗格局。我们主要围绕妇科肿瘤、生殖医学两大领域,精心甄选了2024年度妇产科部分医学研究成果,带各位同道共同领略那些曾掀起一阵科学浪潮的前沿突破! 01 Lancet: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COMPASSION-16研究)将作为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有效一线治疗! 宫颈癌是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并在妇科肿瘤治疗领域展现了治疗潜力。卡度尼利单抗是全球首创的靶向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目前已经获批用于治疗二线及以上晚期宫颈癌。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团队在中国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III期试验:COMPASSION-16研究,旨在探索卡度尼利单抗+标准治疗一线化疗在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COMPASSION-16研究共有59个中国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研究纳入18-75岁未经治疗的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共入组445位患者,随机分至(1:1)卡度尼利单抗组或安慰剂组,两组均接受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6周,序贯卡度尼利单抗或安慰剂(±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治疗满2年。 COMPASSION-16研究的结果显示,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可显著改善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且安全可控。未来,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有望成为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方案。 该研究荣获2024 IGCS(国际妇科肿瘤协会)的GLOBAL IMPACT ABSTRACT奖。 发表期刊:THE LANCET DOI:10.1016/S0140-6736(24)02135-4 主要作者工作单位: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02 Lancet:对于患有轻度至中度男性不育症的夫妇,使用ICSI与传统体外受精相比,并没有提高活产率,不建议在该人群中常规使用。 常规体外受精技术(常规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是体外受精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我国ICSI使用率约占40%左右,对于患有轻度至中度男性不育症的夫妇是否应该采用ICSI进行治疗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联手浙江大学黄荷凤院士,牵头在全国8个省份、10家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常规IVF技术和ICSI技术在非严重男性不育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主要结局是首次胚胎移植后的活产。 研究表明对于非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夫妇来说,ICSI在第一次胚胎移植后并不比常规IVF有任何优势。此外,ICSI组的累计活产率低于常规体外受精组,进一步证明了ICSI不应被视为无严重男性因素的不育夫妇的首选治疗方法。 该项最新研究结果将为国际指南提供最佳循证依据,进一步规范ICSI技术的适应证,避免ICSI技术滥用,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降低不孕治疗费用,有助于让更多的不孕夫妇和家庭受益。 发表期刊:THE LANCET DOI:10.1016/S0140-6736(23)02416-9 主要作者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 03 Nature Medicine(Nature子刊):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3期多中心研究(SOC-1)总生存分析! 上皮性卵巢癌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手术治疗虽然广泛应用,但以往的研究中生存结局存在矛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团队,联合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笕青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中心刘继红教授,进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铂敏感复发卵巢癌:SOC-1随机3期试验的最终总生存分析”的研究。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urgery)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对比。研究表明,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尽管手术组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并未增加OS,但在调整交叉后,手术组的生存期有所延长。在考虑转组效应影响后(部分对照组患者复发后接受手术),相比于单纯化疗,接受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的患者总生存期更长。 通过新的临床研究终点——累积无治疗生存时长(TFSa),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复发卵巢癌长期无病生存的手术获益人群。 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影响治疗指南的更新,为复发卵巢癌二次手术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有望在未来改变复发卵巢癌的临床实践。 发表期刊: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s41591-024-02981-0.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中心 04 Nature:额外的X染色体如何损害男性胎儿生殖细胞发育!一项关于男性不育最常见的性染色体疾病——克氏综合征分子机制研究 克氏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是导致男性不育最常见的染色体病,发病率约为1/600,主要特征是患者具有47,XXY的染色体组合,较正常男性(46,XY)多出一条X染色体。这一异常导致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发育问题,包括睾丸发育不全、男性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男性乳房发育、身材较高、四肢较长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致力于生殖细胞发育调控机制研究。X连锁基因的剂量随着胎儿生殖细胞(FGC)的发育而精确调节。研究结果显示,克氏综合征胎儿性腺中,额外的X染色体不会改变性腺内细胞的命运,但会导致胎儿生殖细胞(FGC)发育阻滞和迁移受损,与正常男性对照相比,克氏综合征胎儿中有高达81%的FGC停滞在早期发育阶段,而正常对照中这一比例仅为约15%。但其总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此时生殖细胞尚未明显丢失,而是停滞在早期发育阶段,其特征是与多能性、WNT通路和TGF-β通路相关的基因上调,以及与FGC分化相关的基因下调有关。此外,支持细胞和FGC之间的异常相互作用破坏了KS中晚期FGC向基底膜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抑制TGF-β通路可改善KS FGC的分化。 研究结果阐明了额外的X染色体如何损害男性胎儿生殖细胞的发育,并揭示了克氏综合征生殖细胞损失之前的初始分子事件。 发表期刊:Nature DOI:10.1038/s41586-024-08104-6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05 卵巢癌新辅助PARP抑制剂或化疗揭示同源重组缺陷型肿瘤治疗新靶点——eTreg细胞!全球首次发现卵巢癌免疫治疗新靶点eTreg,为卵巢癌提供全新的免疫治疗方案 高浆卵巢癌占卵巢癌的70%,临床难以手术切净,铂类新辅助化疗容易耐药。同源重组缺陷(HRD)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指细胞水平上同源重组修复的功能障碍,在卵巢癌中HRD比例高达5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庆蕾教授、方勇教授、马丁院士联合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梁晗教授等团队在《细胞》发表研究:通过对127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样本进行单细胞和多模态分析,强调了以效应性Treg细胞为重点的治疗HGSOC和其他HRD相关肿瘤疾病的潜力,为临床上通过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提供指导。 该研究生成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和T细胞受体谱,使用PARP抑制剂(PARPi)尼拉帕利进行新辅助单药治疗,分取得了62.5%和73.6%的缓解率。确定效应调节性T细胞(eTreg)是HRD和新辅助治疗的关键应答者,与其他肿瘤反应性T细胞,特别是终末耗竭的CD8+T细胞(Tex)共同发生。在HRD小鼠模型中,无论有或没有PARP抑制,耗尽eTreg都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生长,这突显了以eTreg为重点的治疗HGSOC和其他HRD相关肿瘤的潜力。 这是中国妇科肿瘤专家的研究成果首次荣登《细胞》,该研究打破了新辅助只能化疗的桎梏,创新性发起了新辅助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HRD晚期高浆卵巢癌,发现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eTreg,为高浆卵巢癌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发表期刊:Cell DOI:org/10.1016/j.cell.2024.06.013 主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6 Nature Genetics:早发性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的蛋白质基因组组学研究:保留生育能力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 子宫内膜癌仍然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保留生育能力是治疗早发性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EC)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下希望保持生育愿望和能力的患者。 华中科技大学孙朝阳、高庆蕾、李科珍、陈刚、马丁及复旦大学陈晓军等,为了阐明EEEC的分子特征,对215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包括81名EEEC患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多组学分析。该研究揭示了暴露体相关突变特征与EEECs之间的意外关联,发现CTNNB1和SIGLEC10的热点突变及其下游信号的阻断与EEEC密切相关。EEEC中SIGLEC10(Q144K)突变,导致SIGLEC-10蛋白表达异常,并通过与雌激素受体alpha相互作用促进孕激素治疗抵抗。该项研究还鉴定了EEEC保育治疗中孕激素疗效的潜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构建了EEEC的蛋白基因组资源,揭示了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疾病的分子机制,还为生育保留治疗的反应预测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制定EEEC的一级预防和早期检测策略。 发表期刊: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s41588-024-01703-z 主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07 Lancet Oncology(Lancet子刊):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或持续性卵巢透明细胞癌 (INOVA):一项多中心、单臂、2期试验!Chemo-free方案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T)是一种较为罕见但致命的上皮性卵巢癌亚型,其治疗选择有限,并且对铂类药物化疗具有固有的耐药性,其化疗的客观反应率仅为10%以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高庆蕾团队,探索了信迪利单抗(一种PD-1抑制剂)与贝伐珠单抗(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复发或持续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活性和安全性,旨在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和阻断血管生成来增强对肿瘤的攻击。 此前瞻性、多中心、单臂、2期试验中,研究的设计遵循了Simon两阶段优化设计,主要终点是依据RECIST 1.1标准由研究者评估的ORR。ORR达到了40.5%,对比传统治疗模式中6%~8%的ORR,这是一项巨大的突破,而且其中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13.5%。研究设计还采取了经典的靶免Chemo-free方案,即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应用,入组患者每3周静脉注射信迪利单抗(200mg)和贝伐单抗(15mg/kg),直至疾病进展。除主要终点ORR外,次要终点PFS、治疗反应时间(TTR)、持续缓解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OS、安全性与QoL。安全性方面,靶免的chemo-free模式保障了患者良好的耐受性。研究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为7.3%,没有观察到4或5级TRAE。 信迪利单抗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复发或持续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这项研究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并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 发表期刊:Lancet Oncology DOI:10.1016/S1470-2045(24)00437-6 主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发生与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肿瘤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 08 Molecular Cancer:Chiauranib联合治疗铂类耐药或难治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开放、Ib期和II期研究! 铂类耐药或难治性卵巢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妇科疾病,治疗选择有限。Chiauranib是一种新型小分子选择性抑制剂,可有效靶向包括Aurora B、CSF-1R在内的多种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过程,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以及VEGF通路消灭肿瘤。 复旦大学吴小华团队,在Ib期单药治疗研究后,序贯进行II期研究,以评估chiauranib联合化疗的疗效。纳入中国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Chiauranib联合最多六个周期的化疗:依托泊苷(CE组)或每周紫杉醇(CP组)。在联合治疗后表现出完全或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进入维持阶段接受Chiauranib单药治疗。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研究结果显示,Ib期,西奥拉尼单药治疗实现了3.7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期试验中,中位PFS分别为5.4个月和5.6个月。 这是第一项评估Chiauranib(一种新型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治疗卵巢癌患者的研究。Chiauranib与依托泊苷或每周一次的紫杉醇联合给药显著提高了疗效,且不良事件可控。这需要对这种新疗法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一项3期研究很有希望并且正在进行中。 发表期刊:Molecular Cancer DOI:10.1186/s12943-024-02076-x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09 Advanced Science:用氯丙嗪衍生物靶向GRP75通过GRP75-IP3R-Ca2+-AMPK轴抑制子宫内膜癌进展!聚焦老药新靶点——抗精神病药物氯丙衍生物JX57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新治疗选择 肿瘤通常过度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干扰这些蛋白的产生或活性的药物可能代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氯丙嗪衍生物JX57对子宫内膜癌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且锥体外系副作用极小;然而,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上海交通大学王玉东团队,通过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和功能丧失实验,葡萄糖调节蛋白75kD(GRP75)被确定为JX57的直接靶标。 研究结果表明,GRP75对于JX57的生物活性是必需的,因为JX57在GRP75缺陷的癌细胞中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中等的抗癌特性。GRP75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化差和生存率低相关,而GRP75的敲低可以显着抑制肿瘤生长。从机制上讲,JX57与GRP75的直接结合会损害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的结构,并破坏内质网-线粒体钙稳态,导致线粒体能量危机和AMP激活的蛋白激酶激活。 这些发现强调GRP75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和直接治疗靶点,并表明氯丙嗪衍生物JX57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新治疗选择。 发表期刊:Advanced Science DOI:10.1002/advs.202304203. Epub 2024 Feb 11.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科、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FSP1抑制通过非铁死亡机制增强BRCA proficient卵巢癌患者对奥拉帕利的敏感性! 在BRCA突变或同源修复缺陷(HRD)的卵巢癌患者中,PARP抑制剂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只有不到40%的患者有HRD,因此扩大PARPis在BRCA proficient患者中的适应症至关重要。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是新发现的铁死亡保护机制中的关键蛋白,该机制与GPX4介导的途径同时发生,并与多种癌症的化疗耐药相关。 南京医科大学程文俊团队研究发现:FSP1过度表达是卵巢癌预后不良的风险预测因素;FSP1抑制和奥拉帕利在BRCA proficient卵巢癌中发挥协同致死性;FSP1抑制使细胞对PARPi治疗敏感,但不会通过铁化途径;FSP1抑制通过损害BRCA proficient卵巢癌中的NHEJ活性来增强奥拉帕利的疗效;FSP1通过与Ku70复合物相互作用参与NHEJ;FSP1抑制和奥拉帕利治疗在体内有协同作用;铁死亡抑制剂不能逆转协同杀伤作用,这表明铁死亡以外的机制是造成协同致死的原因。 研究表明,除了防止铁凋亡的能力外,FSP1在DSB修复中发挥了新颖的作用。卵巢癌中FSP1水平的升高可能会改变NHEJ活性,从而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导致对PARPis的耐药性。FSP1抑制还促进了BRCA proficient卵巢癌患者对PARPis的脆弱性,为使患者对PARPi治疗敏感提供了新的见解。 发发表期刊: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DOI:10.1038/s41418-024-01263-z 主要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注:作者单位为妇产科及亚专业,文献均为研究,不包括综述和简报 结语 2024年,中国妇产科界的科学家,立足中国临床大样本,在众多医学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在世界权威期刊中,发出中国声音,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共同推动女性健康的管理与治疗。新的一年,祝愿广大妇产科同道新年快乐!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再获硕果! 供稿团队简介 王素琴 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主任,博士 ❖中国妇产科网第12届手术视频大赛二等奖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Hillman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在美国匹兹堡大学Magee妇科医院微创中心深造 ❖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妇科恶性肿瘤规范化培训美国耶鲁大学New Haven医院妇科肿瘤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培训 学术任职: ❖美国妇科腹腔镜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AAGL)会员 ❖中国商务部援助阿富汗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导师 ❖中国援助泛太平洋地区全科医师培养项目导师 ❖山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阴道镜与宫颈病变学组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学组副组长 ❖山西省妇幼保健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委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常委、盆底专业委员会顾问 吴亚玲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在读博士,撰写专著及发表论文10余篇 ❖主持科研立项两项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遗传咨询与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许丽娜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撰写专著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2项科研立项 ❖获得奖项: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优秀病例奖、宫腔镜阴道内镜技术技能大赛优秀奖 ❖山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慧燕 住院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1篇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分支机构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妇科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艳霞 住院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及SCI共计4篇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分支机构委员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妇科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健芳 住院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及SCI共计4篇 ❖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二等奖、省医教学竞赛二等奖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分支机构委员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妇科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杨欢 主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主治医师 ❖硕士,撰写专著及发表论文2篇 ❖获得奖项:病历比赛三等奖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盆底疾病委员会委员 冀宏雯 住院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住院医师 ❖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篇 贺园园 主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贺园园和平院区妇产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1篇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妇科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审祥 主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和平院区妇产科 主治医师 ❖获得奖项: 中国妇产科网第12届手术视频大赛优胜奖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赫慧 主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癌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分支机构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妇科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本图片和文字内容由山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提供 责编:煎薯片
  • 06
    2025-01

    中国声音 | 吴小华教授团队发表卵巢透明细胞癌研究成果

    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卵巢癌亚型,其在亚洲女性中发病率更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因其对铂类化疗药的相对不敏感,而对我国女性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一个新的方向,但由于单药免疫治疗客观缓解率仍不是很高,迫切需要理解卵巢透明细胞癌异质性免疫反应性的机制,并探索潜在的联合策略。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吴小华及陈小军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题为Genetic and therapeutic heterogeneity shape the baseline and longitudinal immune ecosystem of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卵巢透明细胞癌表现出由遗传和治疗压力形成的动态免疫结构。作为卵巢透明细胞癌最为高频的基因组分子事件,ARID1A突变与基线免疫激活相关,与新抗原反应性CXCL13+CTLA4+CD8+T细胞的富集相关,且这些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FASLG-FAS作用增强。既往研究曾在泛癌种领域内将ARID1A突变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标志物,这一发现也为将ARID1A作为免疫治疗标志物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肿瘤复发是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中常见且棘手的难题。研究者通过比较复发性和初治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免疫生态系统构架识别驱动卵巢透明细胞癌动态进展的微环境因素。复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表现为脂肪酸代谢活性的代谢重编程。在临床队列中,脂质代谢相关分子CD36和CD47高表达与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除此之外,空间转录组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也识别出卵巢透明细胞癌所形成的纤维化和新生血管生态位,提示了非免疫基质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者在对复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方式进行亚组分析时,发现贝伐单抗治疗增加肿瘤内T细胞浸润和激活T细胞IFNG信号。通过回顾性分析3例接受VEGF和PD-1联合抑制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图像,VEGFi和抗PD-1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持续性、复发性和转移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具有临床益处。这一发现为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应用抗血管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吴小华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妇科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行政主任 ❖妇科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 ❖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牵头编写NCCN妇科肿瘤指南中国版、CACA中国妇科肿瘤整合诊治指南。 ❖参与临床研究立项170余项,其中牵头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60余项。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金40余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The Lancet、Nat Med、Ann Oncol、Lancet Oncol等高水平期刊论著200余篇。 文章来源:本图片和文字内容来源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公众号 责编:煎薯片
  • 03
    2025-01

    一文回顾 | 2024年度【手术新秀】作品集

    【手术新秀】栏目以手术内容为桥梁,几年中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搭建了以术交流,以术会友的学术平台,在这里收录了越来越多的经典、创新、罕见病的手术内容,无论对于分享者还是观摩者,我们都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不断成长。 小编按读者关注度整理了一份2024年度的手术内容,有哪些经典手术值得收藏学习,又有哪些崭露头角的作品受到大家的关注与喜爱,请大家一同领略。 01、手术新秀|任紫耀:单人阴道内镜下曼月乐缝合固定术(全流程)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杭州医学院附属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任紫耀副主任医师 📝曼月乐缝合固定可有效解决临床工作中患者在放置6-12月内脱环的问题,请观看本期精彩视频及手术解析。 手术新秀 | 任紫耀:单人阴道内镜下曼月乐缝合固定术(全流程) ▲点击查看 02、手术新秀|邓苁荣:宫腔镜曼月乐固定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宁波明州医院邓苁荣主任医师 📝患者异常子宫出血,重度贫血,术中见3枚子宫息肉。 手术新秀 | 邓苁荣:宫腔镜曼月乐固定术 ▲点击查看 03、手术新秀|陈苑红:腹腔镜下全宫、双附件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妇科陈苑红主任 📝文中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适应症、注意事项和手术优势,供大家参考。 手术新秀 | 陈苑红:腹腔镜下全宫、双附件切除+髂耻韧带悬吊术 ▲点击查看 04、手术新秀|李素芬:单孔腹腔镜下巧用纱布剥除卵巢畸胎瘤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李素芬副教授 💁‍♀️单孔腹腔镜下,无助手协助,术者巧妙使用纱布,利用其摩擦力及较大的表面积等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完整剥除囊肿的概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长,降低出血量。 手术新秀 | 李素芬:单孔腹腔镜下巧用纱布剥除卵巢畸胎瘤 ▲点击查看 05、手术新秀|李志芳:阴式全子宫切除+vNOTES双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会阴体重建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安庆市立医院李志芳副主任医师 📝骶前区暴露和vNOTES的术野暴露为术中难点,术者采用网片全程量化的方式,可在直视下恢复盆腔脱垂脏器的解剖位置及盆底重建;利用稀释的美兰注射液使用“水垫”注射方法容易鉴别间隙。 手术新秀 | 李志芳:阴式全子宫切除+vNOTES双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会阴体重建术 ▲点击查看 06、手术新秀|陈永连:自体阴道前壁粘膜瓣尿道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陈永连副主任医师 术式特色: 🌹经阴道即可完成; 🌹无需深部穿刺; 🌹利用自身阴道粘膜瓣抬高尿道角度,无需游离尿道,可避免损伤尿道… 手术新秀 | 陈永连:自体阴道前壁粘膜瓣尿道悬吊术 ▲点击查看 07、手术新秀|刘松君:腹腔镜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阴道残端悬吊+部分肠粘连松解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刘松君主任医师 📝术中思考:中盆腔阴道残端悬吊术符合盆腔子宫正常解剖结构,对恢复盆底脏器结构更加合理及有效且阴道残端悬吊于双侧髂耻韧带牢固可靠,盆腔脏器脱垂的复发率低。 手术新秀 | 刘松君:腹腔镜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阴道残端悬吊+部分肠粘连松解 ▲点击查看 08、手术新秀|郭亮生:阴道半封闭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郭亮生主任医师 💁‍♀患者,顾某某,女,70岁。发现阴道肿物脱出六年余,加重三月余。详见文中手术亮点~ 手术新秀 | 郭亮生:阴道半封闭术 ▲点击查看 09、手术新秀|胡凌杰:腹腔镜下宫颈内口环扎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伊犁州妇幼保健院妇一科胡凌杰主任 📝患者34岁,既往孕1产0,于2023年3月孕6月自然流产,5月20日诊断宫颈机能不全。 手术新秀 | 胡凌杰:腹腔镜下宫颈内口环扎术 ▲点击查看 10、手术新秀|陈洁波: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网格状缝合法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陈洁波副主任医师 ❇️术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开创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网格状缝合法缝合瘤腔及切口,已完成病例数数十例,手术效果良好,不仅止血效果好,缝合创面也美观。 手术新秀 | 陈洁波: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网格状缝合法 ▲点击查看 11、手术新秀|郭伟堃:官腔镜检查+腹腔镜盆腔异物取出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郭伟堃主任医师 🌹手术难点:异物性质不明;腹腔空间大,异物可随着肠蠕动及体位的改变而变化;炎症包裹、粘连致密,恐损伤肠管、膀胱等脏器。 手术新秀 | 郭伟堃:宫腔镜检查+腹腔镜盆腔异物取出术 ▲点击查看 12、手术新秀|陈国斌: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重建术+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陈国斌副主任医师 💁‍♀详见文中手术解析:紧缩阴道壁→无张力上抬膀胱颈→加固膀胱阴道间隙→重塑宫颈环→重塑宫颈环→阴道骶骨固定→创面腹膜化 手术新秀 | 陈国斌:腹腔镜下非网片盆底重建术+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点击查看 13、手术新秀|陈苑红: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妇科陈苑红主任 💁‍♀详见文中手术步骤、适应症、注意事项及手术优势等。 手术新秀 | 陈苑红: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 ▲点击查看 14、手术新秀|黄仲禄:腹腔镜腺肌瘤旋切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黄仲禄副主任医师 📝术者对使用管状旋切器旋切腺肌瘤、创面缝合、倒刺线最后几针的处理着重做了手术解析。 手术新秀 | 黄仲禄:腹腔镜腺肌瘤旋切术 ▲点击查看 15、手术新秀|郭亮生: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郭亮生主任医师 📝患者50岁,自觉阴道肿物脱出加重两周,初步诊断为子宫脱垂III°、阴道前后壁均有膨出。 手术新秀 | 郭亮生:腹腔镜下高位子宫骶韧带悬吊术 ▲点击查看 16、手术新秀|陈誉:利用 Mersilene Tape 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科陈誉主任医师 📝手术巧妙利用Mersilene Tape线并于文中给大家介绍了手术步骤、注意事项、手术优势。 手术新秀 | 陈誉:利用 Mersilene Tape 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 ▲点击查看 17、手术新秀|徐春焕:自制宫腔支架配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粘连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春焕副主任 📝使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能最大限度保护残留子宫内膜,避免能量器械对子宫内膜的电热效应及损伤、降低术后再粘连形成。文中图示自制支架~ 手术新秀 | 徐春焕:自制宫腔支架配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 ▲点击查看 18、手术新秀|陈国斌:腹腔镜下瘢痕妊娠清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陈国斌副主任医师 ❇ 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清除术手术解析: 1.打开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避免膀胱损伤; 2.充分暴露瘢痕妊娠部位周围血管,并予缝扎阻断止血; ··· 手术新秀 | 陈国斌:腹腔镜下瘢痕妊娠清除术 ▲点击查看 19、手术新秀|郭亮生:经脐单孔腹腔镜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郭亮生主任医师 ❇ 该手术患者曾有全子宫+右侧输卵管切除手术史,盆腔与大网膜、肠管与卵巢囊肿均粘连严重,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手术新秀 | 郭亮生:经脐单孔腹腔镜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 ▲点击查看 20、手术新秀|赵明阳:经腹壁阴道顶端网片横向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院区赵明阳副主任 📝本手术优势在于治疗子宫脱垂的同时,能兼顾治疗阴道壁膨出及膀胱膨出,解剖复位成功率高,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 手术新秀 | 赵明阳:经腹壁阴道顶端网片横向悬吊术 ▲点击查看 21、手术新秀|杨贵霞: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峡部妊娠病灶截除+输卵管端端吻合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杨贵霞主任 📝患者24岁,已婚,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入院诊断为异位妊娠、左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 手术新秀 | 杨贵霞: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峡部妊娠病灶截除+输卵管端端吻合术 ▲点击查看 22、手术新秀|刘小红:经阴道生物网片耻骨降支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刘小红副主任医师 📝患者49岁女性,因“咳嗽漏尿10年,加重2个月”入院,经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壁脱垂I期;子宫脱垂I期。 手术新秀 | 刘小红:经阴道生物网片耻骨降支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点击查看 23、手术新秀|郭李璐: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郭李璐副主任医师 🌹术中始终保持无瘤原则,确保剥除卵巢囊肿的完整性;注意保护卵巢。 手术新秀 | 郭李璐: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 ▲点击查看 24、手术新秀|崔建涛:腹腔镜宫颈肌瘤剥除术+经脐小切口取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一科主诊组长崔建涛 📝患者尿频1+个月,发现子宫肌瘤20+天。 入院诊断为: 1.子宫颈肌瘤; 2.输卵管积水。 手术新秀 | 崔建涛:腹腔镜宫颈肌瘤剥除术+经脐小切口取瘤术 ▲点击查看 25、手术新秀|程萍:单孔骶韧带肌瘤全子宫切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程萍主任医师 ❇ 发现子宫肌瘤伴经量多3年,月经紊乱3月;因月经量多、伴下腹隐痛等原因就诊。既往开腹行阑尾切除术与剖宫产手术一次。入院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中度贫血、异常子宫出血。 手术新秀 | 程萍:单孔骶韧带肌瘤全子宫切除术 ▲点击查看 26、手术新秀|赖慧超:孕期腹腔镜宫颈环扎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赣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妇科赖慧超副主任医师 💁‍♀详见文中手术步骤、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等 手术新秀 | 赖慧超:孕期腹腔镜宫颈环扎术 ▲点击查看 27、手术新秀|刘松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刘松君主任医师 💁‍♀术前应充分评估子宫肌瘤性质,尤其短期内迅速增大的子宫肌瘤,排除恶变可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新秀 | 刘松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点击查看 28、手术新秀|杨贵霞:肠嵌顿宫腔并粘连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杨贵霞主任 ❇药物流产失败清宫2次后发现宫腔异常回声3天。子宫三维成像:宫腔偏右侧角部可见一高回声团,右侧几近达浆膜层。提示:子宫右角部高回声团、右附件区囊性包块。点击查看临床中的少见病例~ 手术新秀 | 杨贵霞:肠嵌顿宫腔并粘连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点击查看 29、手术新秀|卢深涛: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尿道环状憩室切除及重建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泌尿中心卢深涛副主任医师 ❇请见文中手术要点/亮点/难点以及主刀个人总结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顺口溜。 手术新秀 | 卢深涛: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尿道环状憩室切除及重建术 ▲点击查看 30、手术新秀|黄仲禄:阴道癌腹腔镜全阴道切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黄仲禄副主任医师 💁‍♀详见文中患者病史、手术概况及术后情况 手术新秀 | 黄仲禄:阴道癌腹腔镜全阴道切除术 ▲点击查看 31、手术新秀|张海滨:腹腔镜髂内动脉阻断下瘢痕妊娠切除术 🌟本期【手术新秀】视频的主刀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海滨副主任医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严重威胁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本文为大家梳理了CSP的分型、治疗、手术适应证等内容💁♀️ 手术新秀 | 张海滨:腹腔镜髂内动脉阻断下瘢痕妊娠切除术 ▲点击查看 32、手术新秀|陈亮:右侧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 🌟本期内容视频的主刀为山东省肿瘤医院卵巢肿瘤病区陈亮主任 ❇️CT检查显示卵巢癌伴外侵;盆腔、腹膜后、心膈角淋巴结转移;网膜、腹膜、肠系膜转移伴腹盆腔积液… ❇️术前病理会诊结果显示:(子宫后方)低分化腺癌,倾向于高级别浆液性癌。 手术新秀 | 陈亮:右侧心膈角淋巴结切除术 ▲点击查看 感谢各位医师的一路支持与陪伴。2025年【手术新秀】栏目将持续为优秀术者提供展示的舞台,期待优秀中青年医师踊跃投稿——obgy2000@yapot.com(投稿邮箱)。 责编:清欢 审核:马野
  • 03
    2025-01

    医生手记 | 珍藏一份 2024 属于妇产科医生的记忆

    ​ 妇产科网的【医生手记】栏目旨在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平台,栏目推出以来,我们收到了许多优秀的稿件,医生们分享的内容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24年度,【医生手记】的作者来自全国多家医院,他们毫无保留地用一篇篇精髓总结、手边临床案例传递给更多医生,丰富了大家的知识体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精心手记内容吧! 产科必备 01 📚深入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管理,保护母婴安全‼️ 💫详解妊娠期血压的生理变化、正确测量方法及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掌握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点击链接,马上get👇👇👇 医生手记 | 药流后不全流产应对策略,清宫or药物保守、期待治疗? 02 🏥妊娠剧吐诊疗新解❗️ 🎈量化评估方法 🎈合并症 🎈分析GDF15超敏反应机制 🎈掌握精准治疗策略 📚汇聚国内外指南共识,解析诊疗要点,不容错过!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医生手记 | 老病新治→妊娠剧吐莫忽视,10大要点6大治疗方案! 03 🏥产后尿潴留短期内可能损害逼尿肌和膀胱壁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 ❗️导致重复性过度膨胀损伤 📖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但完全可以预防的并发症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医生手记 | 产后尿潴留治疗方式的选择 04 🔥✨详解人工破膜十大适应证及操作流程‼️ 📝过期妊娠、双胎妊娠、胎盘早剥等情况下的引产技巧,一篇文章帮你掌握👏 🔗点击查看📚提升实践能力👇👇👇 医生手记 | 人工破膜操作要点、十大适应证,引产必备技能收藏! 05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新鲜出炉 📝解析新版指南要点,快速掌握最新临床实践❗️ ➡️从引产适应证到禁忌证,从促宫颈成熟方法到特殊情形下的引产策略,全面覆盖,助你提升诊治经验 🔗点击查看,不容错过的专业指南解读!📚🎯👇👇 指南研习 | 新版《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要点解析(含新旧版本对比) 06 📚深入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管理,保护母婴安全‼️ 💫详解妊娠期血压的生理变化、正确测量方法及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掌握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点击链接,马上get👇👇👇 医生手记 | 妊娠期血压那些事儿:一文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与治疗要点 07 🏥羊水过少指的是羊水量异常减少 ❗️发生率约为1%~2% ❓羊水过少的处理方法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医生手记 | 一图读懂羊水过少怎么办,如何处理? 08 💁‍♀️🔎胎心异常是宝宝最早向外界释放求救信号的表现,那么在产程中遇到“减速”,如何能准确、迅速地接受这些宝宝传递的信息呢? ✅作者从高危因素、发生的时机、减速的类型、羊水性状几方面做了归纳总结👇👇 医生手记 | 主任查房:当产程遇上“减速” 09 ✅🉑️早期筛查,科学干预,以及适时终止妊娠,可以对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防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本期内容从FGR病因寻找、防治等几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医生手记 | FGR筛查、干预及终止妊娠时机 10 ➡️揭秘孕期“隐形杀手”:缺铁性贫血与非贫血铁缺乏 🎈引起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非贫血铁缺乏(IDWA)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点击了解,马上学习👇👇👇 揭秘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IDWA:原因、预防、治疗,母婴健康全攻略! 11 ⭐一文梳理胚胎停育的4大原因和3大治疗方案👇 🌹期待、药物、手术治疗如何选择? 🌹又要分别注意哪些适应证和禁忌证?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医生手记 | 胚胎停育——期待、药物、手术三大治疗方式,如何对症下药? 12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开展,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 💁‍♀️本期#医生手记 分享给大家一份多胎妊娠的注意事项,包括母胎并发症及孕期监护、终止妊娠的关键处理措施。🌸👇👇 医生手记 | 双胎孕妇产检正常,待产过程中一胎死于宫内!多胎妊娠——喜悦背后藏隐忧 产科用药 01 🌟🌹米索前列醇具有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在妇产科领域被广泛用于引产、流产、产后出血等方面。 💁‍♀️一文了解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个“小帮手”~👇👇 医生手记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规范使用及注意事项 02 🏥关于宫缩抑制剂应用的孕周界线 ❓宫缩抑制剂的选择 📋目前临床应用的宫缩抑制剂...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宫缩抑制剂怎么选?哪些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需要掌握? 03 🔥产科VTE问题日益严峻,抗凝剂的使用备受关注🩺 🔎如何科学选择抗凝药物?用药期间如何监测?过量治疗又该如何纠正?🤔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磺达肝葵钠、阿司匹林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点击链接,马上查看💡👇👇 产科抗凝药物的规范应用——常用药物的选择、用药期间的监测、用药过量的纠正 04 ✨孕期抗生素代谢有何特点? ✨胎盘的屏障是如何发挥作用? ✨有哪些抗生素孕期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孕期应用抗生素对胎儿的远期影响有哪些? 💁‍♀️本期内容带您了解···👇👇 红霉素、甲硝唑...孕期能用吗?妊娠期应用抗生素大盘点! 05 本文为大家分享了 🌟妊娠期甲减/亚甲减 🌟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 🌟妊娠期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新生儿先天性甲减 几类病症的诊治及监测 💁‍♀️快来看看吧~👇👇 医生手记 | 一文读懂妊娠期甲减、亚甲减的诊断与用药 0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 ❗️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九大常见降压药物的使用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归纳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九大常见降压药物的使用 07 🏥孕期补铁不踩坑,科学补铁,预防贫血 ❗孕妇补铁的重要性 ❗孕妇铁缺乏的诊断标准 ❗孕妇补铁方法:铁剂or食补 ❗孕妇补铁过量的后果及注意事项 🔍点击下方链接,学习具体内容👇👇👇 医生手记 | 孕期补铁容易入误区,科学补铁避免贫血 08 🏥妊娠期妇女的便秘发生率高达40% 📖随着妊娠的孕周增加,腹压的增加,痔疮发病率又在增加 ❗️便秘与痔疮二者之间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孕期如何安全应用便秘药物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医生手记 | 孕期如何安全应用便秘药物?产科医生必备 09 ‼️产房惊险瞬间:剖宫产遇胎头频频滑脱 👉胎儿持续性枕后位,第二产程延长转剖宫产,托出胎头失败,正欲开倒T,谁知…… 🔍点击链接,查看林琳医生如何紧急施救!👇👇 医生手记 | 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把胎儿“拔”出来了! 10 ‼️孕妇缺钙可能影响胎儿骨骼、神经系统发育和免疫功能 💡权威证据支持孕期补钙的重要性 💡钙剂选择与推荐量 💡补钙小技巧 🔗点击链接👇获取孕期补钙宝典🌹👇👇 医生手记 | 你未必知道的补钙真相,孕期补钙全攻略! 11 💊孕期补充DHA都有哪些好处❓吃了DHA没效果❓ 👩🏻‍⚕️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黄靖冰教授详细解读DHA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揭秘补充剂量与最佳时间⏰ 🔗重视孕期营养,守护母婴健康👇👇 别再忽视DHA!它是影响孕期母体健康和决定胎儿未来的重要因素! 妇产科用药 01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什么应用如此广泛 ❓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揭秘米非司酮:从抗孕激素到妇产科广泛应用的神器 02 🔥在妇产科领域,二甲双胍的应用正逐渐拓展 📝盘点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高血糖、子宫内膜癌的应用 🌹欢迎各位同道文末留言讨论,分享你们对二甲双胍在妇产科领域的看法和经验~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盘点二甲双胍在妇产科的非凡表现:降血糖只是冰山一角! 妇科感染 ‼️阴道炎--多数女性不堪其扰的一种妇科门诊常见疾病 💡本文将从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疗方案对霉菌性阴道炎进行归纳总结 🔍点击链接,查看诊疗详情👇👇 医生手记 | 妇科门诊必备锦囊:一文总结“霉菌性”阴道炎到底怎么治! 妇科技能 01 💡人工流产术前宫颈准备至关重要‼️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作用机制与特点分析 📝临床人工流产宫颈准备全流程分享 🔗点击链接,马上学习📚👇👇 医生手记 | 人流手术宫颈扩张困难怎么处理?实用流程优化秘籍公开 02 ⭐异位妊娠:孕龄女性的隐形威胁,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和针对性地治疗?‼️ 👉本文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到特殊部位妊娠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全文干货,点击查看~👇👇 医生手记 | 妇科常见急腹症之异位妊娠系统诊治,除了手术治疗,还有这些选择! 妇科盆底 ⭐前盆腔脱垂如何治?8大步带你快速掌握经阴道植入网片的前盆底重建术! 📚术前评估指示点➕手术步骤➕术后护理和回访全流程要点详解❗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医生手记 | 前盆腔脱垂——经阴道植入网片的前盆底重建术,手术步骤详解 妇科内分泌 01 ‼️女童被抚摸外阴2个月余,出现性早熟现象怎么办? 👧检查提示:乳房发育硬结,外阴发育,雌激素1557pmol/L,可见卵巢囊肿 🔍点击链接,查看林瑾医生的诊疗方案👇👇 医生手记 | 应对性早熟:外界刺激引发早发育问题,及时发现并治疗是关键! 02 🔎❓谁是月经四要素里的大佬 💁‍♀️它是卵巢周期的可视化体现、判断生殖衰老的主要指标、诊断诸多妇科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指标,说到这里一定猜到了吧 👇👇点击查看本期精彩内容~ 医生手记 | 月经四要素里“她”才是大佬 03 🌟《2023年国际循证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使用总睾酮和游离睾酮诊断高雄激素血症,其次可选择雄烯二酮和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本文由贾彤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雄激素参考范围相关思考分享👇👇 医生手记 | “任意”的雄激素参考区间与界值 04 🌟《2023年国际循证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以下简称指南)在开篇当中提到,各项诊断性评估都应在PCOS诊断算法基础之上实施。 🎈其中的“算法”如何理解?👇👇 医生手记 | 2023年PCOS国际循证指南中的诊断算法是何意 责编:清欢 审核:马野
  • 19
    2024-12

    年度手术回顾 | 术业专攻,一文回顾不可错过的2024年精彩手术

    妇产科网编辑部秉持与广大同道分享专业妇产科知识的初衷,以分享大咖精美手术视频为主的品牌栏目——【每周一手术】,不知不觉中,已开设近十年。 2024年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多个专业手术视频,手术涵盖了普通妇科、妇科盆底、生殖系统畸形等多个领域,手术方式包含宫腔镜、腹腔镜、开腹、经阴手术等,专家们娴熟的技巧和解说,常常能让观看者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2024《每周一手术》 专家精彩内容 一同回顾
  • 18
    2024-12

    年度盘点 | 2024妇产科指南共识精粹,领航临床实践最前沿!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专业指南与共识宛如导航星辰,为医务工作者铺设出一条条清晰的路径。对于辛勤耕耘的青年医师及基层工作者,这些指南共识不仅是执业行为的标尺,更是职业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它们为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权威而实用的解答,助力临床医生在纷繁复杂的医疗决策中锚定最佳证据。深入领会并践行指南共识的精神,结合扎实的专业技能,于日常诊疗中不断发掘挑战、求索对策,正是每位医务工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 妇产科网精心汇总了2024年度精选妇产科指南与共识,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帮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迅速把握核心知识,洞悉学科前沿动态。本文内容将从“妇科肿瘤领域”、“产科领域”、“妇科领域”、“妇泌领域”、“盆底领域”五个部分进行归纳总结,详细内容请点击图片查看。 01 妇科肿瘤领域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共识 | 蒋芳教授解读《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由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撰写发布了《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妇产科网特别邀请本共识的执笔者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的蒋芳教授为大家深度解读共识要点。 共识解读 |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本共识的执笔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王雅卓医生将从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诊断、处理流程等方面就本共识内容进行解读,妇产科网特别邀请本共识通讯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对共识进行深度点评。 指南解读 | 卢淮武教授:《妊娠合并子宫颈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的发表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临床实践指导,规范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治疗。妇产科网非常荣幸邀请到指南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卢淮武教授为大家带来专业解读。 专家共识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外阴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拉开了智能微创的序幕,拓展了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妇科的适应证,为内镜下外阴癌患者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机会,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哈春芳教授:《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上卷)子宫颈癌》解读 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上卷)子宫颈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治疗策略。我们邀请到参与该指南编写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哈春芳教授为大家做深入解读,旨在帮助广大同道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该指南,提高子宫颈癌的诊疗水平。 指南共识 | 全面解析子宫颈癌的筛查策略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子宫颈癌筛查率不高,不同地区筛查率差异较大。《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主要介绍了子宫颈癌筛查相关策略,以飨读者。 王丹波教授:《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上卷)阴道恶性肿瘤》解读 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上卷)阴道恶性肿瘤》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治疗策略。我们邀请到参与该指南的主编之一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为大家做深入解读,旨在帮助广大同道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该指南,提高阴道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 专家共识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组织专家讨论并制定《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与长期管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长期生活质量。 张颐教授:《卵巢肿瘤良恶性风险评估方法学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卵巢肿瘤良恶性风险评估方法学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期为妇科(肿瘤)、超声科及影像科医师规范评估卵巢肿瘤提供适宜的方法依据。 马晓欣教授:《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集结了国内顶尖专家,共同编写了《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详细讲解了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评估、内分泌治疗机制以及药物选择等内容。 专家解读 | 李佩玲教授:《2023卵巢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解读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妇瘤医师对卵巢癌腹腔镜技术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卵巢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2023年版)》规范卵巢癌诊治过程中腹腔镜技术应用的适应证选择、技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速递 | 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2024.V3)指南更新 《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2024.V3)》已正式公布,与前两版相比,该版本对病理性原则、宫颈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综述、放化疗首选方案等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为了方便广大妇产科同道进行比对和参考,妇产科网将更新部分进行比对整理。 指南速递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4.V1版更新要点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更新了第一个版本,本文将具体更新内容进行整理。 指南速递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4.V2版更新要点 本文将2024年第2版NCCN卵巢癌指南相较于第1版的更新内容进行标注,方便对比查看。 指南速递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指南2024.V3更新内容抢先看! 在第三版中,对于铂敏感或铂耐药复发治疗中,在某些情况下有用治疗方案中,对于NTRK基因融合阳性肿瘤,新增加了“repotrectinib”靶向治疗药物。 指南速递 | (2024.V2)NCCN临床实践指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更新内容对比一览 与前版相比,该版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为了方便广大妇产科同道进行比对和参考,妇产科网将更新部分进行整理。 指南速递 |(2024.V4)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更新内容一览 NCCN宫颈癌指南更新至第4版,第4版较第3版主要提出了治疗小细胞NECC的一种新药Atezolizumab and hyaluronidase-tqjs可替代阿替利珠单抗药物,并同时更新了MS-I讨论部分。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共识丨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组织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对现有子宫颈透明细胞癌(CCAC)的临床证据进行总结,在我国临床实践特点背景下制定了国内首个《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以规范我国CCAC的诊断和治疗,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我国规范化诊治的整体水平。本文梳理了该指南要点,欢迎了解~ 专家共识丨2024年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LR-GTN)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治疗,随访三大策略全面详解 从LR-GTN诊断标准的明确界定,到化疗方案的优化选择,再到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以及化疗后的随访管理和生育力保护,本共识均给出了详尽的推荐意见,供大家参考。 ESGO & ESHRE & ESGE三大指南汇总:卵巢癌关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和管理 本文从肿瘤方面、生殖方面以及生育力保存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内容清晰,一目了然。 指南共识丨《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引领诊疗规范化与科学化新进程 该版指南基于最新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为我国广大妇科医生提供专业权威的循证医学指导,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妇科肿瘤诊疗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改善我国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结局。 指南共识丨妊娠合并子宫颈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组织专家,特制定了《妊娠合并子宫颈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旨在规范临床诊治,在保证患者预后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胎儿生存率。 专家共识 | 《子宫癌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推动综合诊疗新进程 本共识在《子宫癌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我国临床实践,就该病的概况、临床特征、临床诊断与分期、治疗等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专家共识 | 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从MDT的角度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中疑难、棘手的问题进行循证分析,形成共识和推荐意见。 指南共识丨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发布《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版)》。本文对该指南要点进行梳理归纳,以飨读者。 指南共识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讨论并制定《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指导PSR卵巢癌的治疗与全程化管理,以期尽可能地延长PSR卵巢癌患者的PFI,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指南共识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联合组织专家制订了《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以期为LG-ESS的规范化诊断、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指南共识丨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基于子宫内膜癌与女性激素的相关性以及内分泌治疗在REC综合治疗中的特殊性,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组织国内妇科肿瘤领域专家讨论并制定了《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期为REC的内分泌治疗提供借鉴。 专家共识丨《妇科肿瘤腹腔热灌注治疗临床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要点一览 本文总结了适用中国妇科肿瘤患者的HIPEC治疗方案,为国内HIPEC的药物安全应用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指导。 指南解读 | 刘淑娟教授:卵巢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2023年版) 《卵巢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2023年版)》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腹腔镜下卵巢癌手术的诊疗思路和方法,指南主要包含手术流程、适应证及优缺点等,我们很荣幸邀请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淑娟教授对指南中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共识要点丨卵巢肝细胞样癌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等协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讨论并制定了《卵巢肝细胞样癌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共识札记 | 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激素补充治疗办法 激素补充治疗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妇科恶性肿瘤很多是激素依赖型肿瘤,激素补充有可能肿瘤复发、进展以及诱发其他肿瘤的发生。选择最佳激素补充个体化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激素补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关键知识点。 专家共识 | 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联合制定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诊治决策的参考和借鉴。 2024 CSCO:妇科肿瘤诊疗指南更新亮点 本文将《2024年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24年CSCO子内膜癌诊疗指南》和《2024年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02 产科领域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2024版ICP指南:妇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10大关键问题!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可导致死胎、早产等围产儿严重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围绕ICP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围产结局、诊断、严重程度分级、母胎监测、治疗方法、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产后随访等10个关键的临床问题提出相应的推荐意见,以指导ICP的临床诊治和管理。 高龄妇女孕期管理全面解析:专家共识七大核心问题汇总 本共识包括了高龄孕妇的定义、孕前准备、产前诊断、围产期并发症防治、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以及围分娩期管理等关键问题,旨在为产科医师提供规范化的高龄孕产妇管理指南,进而提升高龄孕产妇的母婴保健水平。 专家共识 | 《预防性介入治疗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六大要点一览 本共识参考2018年FIGO、ACOG及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的胎盘植入指南,综合国内外文献及专家意见制定,旨在为临床使用介入技术治疗PAS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 指南共识丨高龄孕妇的产前管理要点,产科医生须知 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逐年上升,妊娠相关风险日益凸显。为提升我国高龄妇女的孕期管理水平,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结合国内外已经发表的高龄孕产妇相关研究证据和共识,经过国内专家多次的深入讨论,共同制定了《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丨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5大要点一览 本共识从孕产妇病史和症状、妊娠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及不良孕产史、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5方面评估可能发生或即将出现的临床危急状态。 专家共识 | HIV阳性孕产期的科学管理(2024)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为中国HIV阳性孕产妇享有最优化的围生期管理提供建议及指导,共识阐述了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本文整理了HIV阳性孕产妇的孕产期间管理,希望临床医生可以将母婴传播概率降到最低。 刘兴会教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在较早指南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主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妇产科网特别邀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针对本指南为大家进行深入解读。 重磅发布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管理指南(2023)》上线,十大推荐一览! 本指南基于国内外指南共识和新近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更新,共撰写了中/英两个版本,旨在指导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治和管理。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共识丨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要点一览 早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围产儿及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孕妇增加,妊娠间隔改变,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发生率增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早产率呈上升趋势。为降低我国早产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早产相关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更新了《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专家共识 | HIV阳性孕产期的科学管理(202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引起艾滋病,是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母婴传播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实施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是阻断HIV垂直传播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母亲和婴儿健康水平意义重大。《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阐述了HIV阳性孕产妇的全程管理。 指南共识 | 双胎妊娠补铁要加倍吗?2023版指南解析 我国更新了《双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诊治及保健指南(2023年版)》,基于该指南,我们来解答一些备受关注的话题。 指南共识 | 2023版中国甲状腺结节指南:妊娠女性甲状腺癌的处理 甲状腺癌是妊娠期诊断的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4.4/10万,PTC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虽然两项大型队列研究未发现妊娠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对这两项及其他共21项研究(包括406329名孕妇)的Meta分析发现,胎次(3次及以上妊娠)及上次妊娠5年内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相关,不过,妊娠并未增加甲状腺癌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的糖耐量异常,以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为主的非药物管理是关键策略。关于GDM的产前管理,一起来看《妊娠期糖尿病非药物管理患者指南》。 专家共识丨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5大要点一览 产科临床需要具备全科医生的意识,不只局限关注生殖系统疾病,更应尽早发现孕产妇异常病史和其他预警信号,适时启动多学科诊疗(MDT),协助孕产妇平安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无疑是保障母儿安全的重要举措。本共识从孕产妇病史和症状、妊娠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及不良孕产史、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5方面评估可能发生或即将出现的临床危急状态。 指南共识丨高龄孕妇的产前管理要点,产科医生须知 本共识包括了高龄孕妇的定义、孕前准备、产前诊断、围产期并发症防治、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以及围分娩期管理等关键问题,旨在为产科医师提供规范化的高龄孕产妇管理指南,进而提升高龄孕产妇的母婴保健水平。 专家共识丨危重症孕妇如何转运?看这11条建议就够了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组针对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关键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基于文献循证,经专家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定稿,形成《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共识》。如何让共识得以更好地实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研究。 专家共识 | 备孕保健专家共识,十四大要点一览 我国的孕期保健服务已较成熟和规范,但针对孕前保健服务尚无系统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此,中国优生科学协会携专家制定本共识。本文对该共识的要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专家共识 | 《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2023)》17大推荐意见一览 我国发布了《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2023)》,对手术医学指征、紧急剖宫产术管理、麻醉方式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临床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案,给出了17条推荐意见,为全国范围内剖宫产术的围产期规范管理提供指导。 专家共识 |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全面提升母婴的安全保障能力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为中国HIV阳性孕产妇享有最优化的围生期管理提供建议及指导。本文为共识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张建平教授解读《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 在2016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临床、基础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国情并遵循循证医学理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表了《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为复发性流产的有效诊治提供了诊治原则和规范诊疗指引。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速递 | 2024 ACOG最新指南解析:产程管理优化与难产应对策略 对于大多数低风险妊娠的孕妇来说,剖宫产分娩似乎比阴道分娩更容易导致母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难产通常是导致剖宫产干预的主要原因。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于2024年发布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分娩管理》实践指南旨在明确产程停滞的定义,并提供针对第一产程难产和第二产程难产的处理建议,以优化分娩管理并帮助评估处理难产时剖宫产的适应证。 妊娠期高血压的筛查与应对:妇产科医生的实战指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每年影响高达3%-10%的孕妇,并且与孕产妇和胎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相关。本指南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科医学会(Society of Obstetric Medicine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SOMANZ)的更新版本,内容包括孕早期联合筛查子痫前期风险、使用药物和非药物预防性措施、血管生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以及HDP的长期护理等建议。 指南速递 | 2024昆士兰临床指南:原发性产后出血(V11,上) 指南速递 | 2024昆士兰临床指南:原发性产后出血(V11,下) 本指南汇聚了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是广大妇产科医生应对原发性产后出血不可或缺的权威参考。 指南速递 | 妊娠期普外科急症该如何处置?(上) 指南速递 | 妊娠期普外科急症该如何处置?(下) 妊娠期间普外科急症的处理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药物与检查的安全性需严格把关。《2024 ASGBI指南:妊娠期普通外科急诊》旨在汇集现有证据,关注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为医生在紧急处置妊娠期普外科急症时提供决策支持,确保母婴安全。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解读 | 美国糖尿病学会2024年“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全解析 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了2024年“糖尿病诊治指南”,并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本文针对其中妊娠期高血糖更新的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指南共识 | 早产时激素使用的建议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在早产风险孕妇中常用的药物,不仅能促进胎肺成熟,同时也有助于胎儿其他组织的发育。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风险,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但并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王云霞:妊娠期恶心呕吐与妊娠剧吐诊治及管理指南(RCOG) 山东省立医院王云霞主治医师将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给大家解读《妊娠期恶心呕吐与妊娠剧吐诊治及管理指南(RCOG)2024》。 03 妇科领域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解读 | 段华教授:中国女性外生殖器官整复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妇产科网特邀权威专家段华教授,深度剖析《中国女性外生殖器官整复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段教授将揭秘女性生殖整复手术的特殊性,探讨手术原则与个体化治疗,并就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手术指征、心理评估及术后生活质量等,提供宝贵见解。 共识解读 | 徐大宝教授:宫腔粘连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妇产科网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大宝教授为广大同道深入解读《宫腔粘连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作为本版共识的通信作者,徐教授在领域内深耕多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深刻见解。相信通过徐教授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宫腔粘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之道。 专家共识 |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指南建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2019版基础上进行修订,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提供规范化和可行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PBM的实施方案。 共识解读 | 隋龙教授:《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设置及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为规范日间宫腔镜手术,以国际日间手术学会和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发布的相关文献为参考,结合中国开展日间手术成熟的医疗机构的制度流程,制定了《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设置及管理流程中国专家共识》。此次,妇产科网特别邀请了妇产科届医疗大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对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心的设置、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给予了共识性建议。 共识解读 | 白文佩教授:从《卵巢黄体破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到临床实战经验分享 《卵巢黄体破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不仅填补了领域内诊治标准的空白,更为广大妇产科医生在面对诊疗卵巢黄体破裂时,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临床指导。妇产科网特别采访本共识的执笔作者之一,同时也是共识的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白文佩教授,深入探讨共识精髓,共谋患者安全福祉。 共识解读 | 柳晓春教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专家共识(2024年版)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专家共识(2024年版)》对TVH技术进行规范化、系统化阐述,旨在为TVH技术提供临床建议和参考。妇产科网邀请到共识的通讯作者——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柳晓春教授为大家解读共识的重点内容。 共识要点 | 小阴唇整形术专家共识(2020年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小阴唇整形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小阴唇整形术方法有很多,但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文献报道和专家经验,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对小阴唇整形术达成共识,本文为大家呈现了共识中的重点部分内容。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速递 | NICE: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和管理 《2024更新—2017 NICE指南: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和管理(NG.73)》旨在全面覆盖内异症的诊断和管理流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生对内异症症状的认识,确保当患者首次因相关症状和体征寻求医疗帮助时,能够得到清晰明确的诊治建议。此外,本指南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范围,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合适的治疗选择。 指南速递 | 如何提高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成功率?19条SOGC最新指南要点推荐 本文的要点推荐是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2024年编写的最新版子宫内膜切除术指南的精简版,简明扼要地概括内膜切除术的各个方面。 ACOG指南 | 经前综合征临床管理方案 经前疾病包括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和经前焦虑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经前综合征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的以情感、行为、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月经来潮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常见症状包括易怒、腹胀、情绪波动、嗜睡、乳房压痛、焦虑和紧张等。PMDD是PMS一种更严重的形式,是一种心理疾病,发生在黄体期,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和焦虑的周期性反复,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消失。本文为经前疾病的管理提供指南。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专家共识丨妇科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专家共识 妇科vNOTES是在传统阴式手术基础上使用内镜系统,从而改善手术视野并拓展手术范围,使阴式手术的开展及推广逐步提升,得到妇科医生的普遍认可和推崇。在我国,该技术处于发展的早期,为规范其应用和技术推广,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组组织专家,起草我国《妇科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专家共识》。本共识对vNOTES的定义、分类、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技巧等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临床的规范开展提供依据。 指南解读 | 段华教授: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从宫腔镜手术指征、施术前准备、新设备器械的进展、操作要点、术中与术后监护以及手术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规范了宫腔镜在子宫腔整复手术的临床应用,对于临床医生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段华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新版指南的重点和要点。 指南速递丨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本指南修订基于近十年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结果,参考国际指南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而制定。指南制定遵循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原则。循证医学等级采用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分类系统进行分级。 指南共识丨子宫颈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2023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子宫颈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2023年版)》,规范子宫颈癌诊治过程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本文对该指南重点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04 妇泌领域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相关问题专家共识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青春期女性就诊于妇科最常见的症状,甚至从月经初潮起即以月经过多(heavy menstrual bleeding,HMB)和(或)经期延长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终生的影响。本共识旨在引导相关学科医师更好地认识青春期AUB及相关疾病,更好地管理此类患者,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并促进其生殖健康。 专家共识 | 田秦杰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据报道,4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IR),中国汉族PCOS患者中IR发生率为56.3%,以IR为中心的代谢素乱被认为是PCOS发病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IR在PCOS的诊治中愈发受到重视。对于PCOS合并IR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共识,《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填补了这一空白,妇产科网非常荣幸邀请到本共识的通讯作者,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带来专业解读。 共识解读 | 田秦杰教授谈《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的初衷及IR对PCOS的影响 在PCOS的发病原因中除了高雄外,以IR为中心的代谢紊乱,是PCOS发病中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希望临床妇产科医生将共识中的建议更好地应用于PCOS合并IR患者的诊治中。 指南解读 |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专家编制的《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为医务工作者科学开展绝经女性健康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我们有幸邀请到两位《指南》执笔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史惠蓉教授对指南更新部分重点进行分享。 精彩内容(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指南解读 | 《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国际循证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异质性显著。2023年,距离上一版本指南发布5年后,欧洲人类与生殖胚胎学会、美国生殖医学会、美国内分泌学会及欧洲内分泌学会共同发布了PCOS国际循证指南的更新版,本文将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05 盆底领域 精彩内容(不分先后顺序,点击标题即可转跳原文): 专家共识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 随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增加以及阴道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较好的解剖学改善率及较低的复发率,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然而,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部分并发症表现严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携手众多领域专家,发布《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本文对该共识的要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共识汇总 | 2024年国内外盆底疾病诊疗指南共识大全,核心内容一文速览 本文汇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康复治疗专家共识》、《盆底功能多模态评估体系的专家共识》、《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预警及早期干预专家共识》、《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个体优化诊疗技术体系的专家共识》、《加拿大泌尿外科协会(CUA)-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南》、《AUA/SUFU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诊断和治疗指南》、《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GC)-慢性盆腔疼痛管理指南》要点内容。 指南共识 |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新型诊疗方案造福PID患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中医妇科、西医妇科、中西医结合妇科、循证医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团队,编写了《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轻疾病负担。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管理指南 虽然妊娠是一个剧烈的肌肉骨骼系统、生理和情绪变化的时期,但其实这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孕妇通常是有良好动机、愿意学习的,并对治疗建议有高度反应。对许多妇女而言,治疗师可评估和监测其生理变化,且主要注重于如何保持健康。 随着2024年度精选妇产科指南与共识盘点进入尾声,我们希望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能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临床实践更加精准高效。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 ​责编:孙雯
  • 16
    2024-12

    热点聚焦 | 每增加1℃的热暴露,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1.04倍;孕产妇健康影响未来生育

    近日,多个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硕果累累。以下是近期重要的科研进展和学术新闻,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最新动态: 01 《自然·医学》 I 每增加1℃的热暴露,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1.04倍 02 JAMA新研究 I 严重孕产妇发病率与后续生育的关系:孕育健康的隐忧与未来挑战 03 BJSM I 科学家发现,产后每周进行8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与抑郁风险降低45%有关! 04 月经周期竟能影响乳腺癌化疗效果?《Nature》发现:在孕酮低水平时段化疗,治疗效果可显著提升! 01 《自然·医学》 I 每增加1℃的热暴露,孕妇早产的风险增加1.04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变得越来越频繁,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高温的影响尤为严重。 2024年10月31日,Darshnika P. Lakhoo等人,包括南非金山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澳大利亚Burnet研究所和莫纳什大学等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heat exposure impacts on maternal, fetal and neonatal health”的论文,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热暴露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健康的广泛影响,揭示了与高温相关的多种健康风险,包括早产、死产、产科并发症、先天性异常和妊娠糖尿病等。 研究发现,在66个国家的198项研究中,热暴露与早产、死产、产科并发症、先天性异常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每增加1°C的热暴露,早产的风险增加1.04倍,热浪期间增加1.26倍。同样,高温暴露增加了死产(OR=1.13)、先天性异常(OR=1.48)和妊娠糖尿病(OR=1.28)的风险。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可能因此而提前出生的婴儿,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健康挑战。研究还发现,高温还增加了死产、先天性异常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这些都是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大威胁。 02 JAMA新研究 I 严重孕产妇发病率与后续生育的关系:孕育健康的隐忧与未来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万名孕产妇死于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并发症,这对于全球健康系统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然而,死亡并非唯一的健康隐患,孕产妇的健康问题呈现出广泛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发病率的上升。 常见的孕产妇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等,不仅影响母婴的健康,还可能对女性未来的生育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根据全球最新的研究数据,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15%,而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则在部分国家接近25%。这些并发症不仅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她们在未来的生育过程中面临更多挑战。 1.妊娠高血压:研究显示,经历过妊娠高血压的女性,在随后的怀孕过程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高出常规孕妇60%。 2.产后出血:重度产后出血后,约15%的女性在未来怀孕时面临不孕的风险,特别是那些经历大出血并且有宫腔损伤的女性。 3.早产:曾经历早产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发生早产的几率是常规孕妇的2倍,而低体重儿的出生率也明显增加。 4.长期健康影响:曾患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女性,在产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常规人群的2-3倍。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孕产妇的健康问题不仅仅影响当前的孕产过程,还可能对女性的未来生育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03 BJSM I 科学家发现,产后每周进行8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与抑郁风险降低45%有关! 围产期是女性人生的重要阶段,孕妇往往面临着角色、身体和生活的重要转变,十分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比如产后抑郁和焦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母亲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围产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身体活动可以改善非孕人群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甚至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治疗非重度抑郁症的效果可以与抗抑郁药物相媲美。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题为“Impact of postpartum physical activity on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成果。 研究共对35项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中等确定性证据表明,与不运动相比,运动干预有助于减轻产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且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降低45%有关。 分析结果显示,每周累积进行8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比如快走、水中有氧运动、固定自行车以及力量训练,才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在产后12周内开始干预更有效。 04 月经周期竟能影响乳腺癌化疗效果?《Nature》发现:在孕酮低水平时段化疗,治疗效果可显著提升!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对新辅助化疗(NAC)的反应因人而异,即便是在分子或组织学亚型相同的肿瘤中也是如此。 2024年12月4日,比利时VIB癌症生物学中心和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题为“The oestrous cycle stage affects mammary tumour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在乳腺癌模型小鼠的动情间期(可对应人类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启动新辅助化疗,效果明显不如在发情期(对应人类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启动化疗,而这主要与孕酮等性激素随月经周期变化,导致的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改变,例如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血管直径缩小及巨噬细胞增多有关。 因此选择孕酮水平较低的时段进行化疗,才在实验中有更好的缩瘤效果。研究者们还发现,在正确时段启动首次化疗尤为重要,因为化疗毒性可能影响卵巢后续分泌性激素的能力,所以首次化疗对激素状态的影响可能长时间存留,例如与化疗耐药相关的巨噬细胞就会长期存在,进而影响后续化疗的效果,研究发现或许对未来乳腺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编:煎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