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NEWS HOTSPOT

  • 27
    2024-08

    2024年最美医生 | 朱兰:做医生是一种幸福的选择

    8月19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4年“最美医生”名单,包括10名医疗卫生工作者和1个医疗卫生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朱兰入选“最美医生”。 朱兰躬耕医圃38载,长期坚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妇产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她主刀多例罕见疑难危重手术,使患者重获新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使我国盆底学及女性生殖道畸形诊治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牵头多项全球多中心研究,临床成果被7项国际指南引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9项;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为守护女性健康不懈奋斗。 投身女性盆底疾病研究,不断打磨硬核功夫 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妇科盆底疾病虽不致命,但却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身心双重痛苦。作为我国女性盆底疾病诊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朱兰通过改良手术技术、降低手术费用,让这些“难言之隐”变得可防可治,大大改善了中国女性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 朱兰带领团队对我国5万名中老年女性开展了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女性受到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困扰。无张力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TVT)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术式,但手术操作时有非直视的盲穿操作,易带来膀胱穿孔、出血等风险。朱兰发现,如果将生理盐水注入盆底间隙形成“水垫”,可以有效降低盲区误伤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由她首创的TVT手术水垫注射策略,也被纳入国际抗尿失禁手术的标准操作步骤。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加用网片套盒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是国际公认的治疗重度脱垂的有效术式,但高昂的进口耗材使部分患者望而却步。朱兰结合亚洲人种骨盆较小等解剖特点,对高值进口网片耗材进行“量身定制”裁剪,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结合自主研发的穿刺针,成功改良盆底重建术。这一改良,使得手术费用直降3/4,手术成功率仍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协和式盆底重建术”受到广泛认可,入选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年会会前教程,在全国逾百家医院及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推广应用,已帮助上万名女性摆脱盆腔器官脱垂的困扰。
  • 26
    2024-08

    《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重磅发布!

    8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妇科肿瘤学学术会议上震撼发布! 《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编写,总主审马丁院士,总主编孔北华教授、向阳教授,副总主编梁志清教授、王建六教授、张国楠教授、汪辉教授。指南共分为《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恶性肿瘤》、《阴道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共7个篇章。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孔北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将提供纸质版、网络版及电子图书版,以确保能够全面覆盖并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临床医生的学习需求。 发布会上,参与指南编写的主要专家们上台,共同推动象征着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卷轴,缓缓展开——《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在这一刻重磅发布!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标志着我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凝聚了无数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指南将为临床医生提供高效、权威的诊疗指引,极大地推动诊疗实践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据悉,指南上卷可咨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了解购买渠道。欲深入了解指南细节及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妇产科网微信公众号,精彩内容不错过!
  • 20
    2024-08

    热点聚焦 | 祝贺马丁、孙赟教授荣获“全国医务名匠”称号,朱兰、侯新琳教授被评为“最美医生”

    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首届“全国医务名匠”选树宣传名单。 据介绍,此次选树宣传活动以“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坚持优中选优,面向基层一线、突出创新匠心、注重解决“卡脖子”难题、聚焦重点学科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彰显中医特色。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经过基层广泛推荐、省级产业工会和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工会择优推荐、专家媒体评审、会议复评、公示等环节,最终从29个省(区、市)和国家卫健委直属系统医院推荐的64名人选中,遴选产生20名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荣誉基础扎实、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首届“全国医务名匠”。 其中,妇产科领域有: 撑起女性“健康保护伞”的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丁 仁术攻克生殖难题、匠心铸就新生传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孙赟 中央宣传部、国家卫健委发布2024年“最美医生”名单。 不论专业方向、工作性质或地点如何,这些“最美医生”们的共同之处是:扎根在医疗第一线,专注发挥诊疗优势、致力推动医学创新和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 敬佑生命,甘于奉献,他们是我国1400余万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缩影。
  • 13
    2024-08

    JAMA研究发现 | 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超过20万女性因此而失去生命。在这其中,约六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中国。70%的卵巢癌病例在发现时已为晚期,且其中70%的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因此找出卵巢癌的高危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筛查和预防,对于减轻女性的卵巢癌负担至关重要。 近日,美国犹他大学Karen Schliep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Endometriosis and Ovarian Cancer Risk: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Utah",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卵巢癌的筛查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的研究已显示,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但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还未得到深入探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chliep研究团队基于美国犹他州人口数据库中超45万名女性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相比,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上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I型卵巢癌的风险尤其高,增加648%。 尤其是,患深部浸润型和/或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866%、患I型卵巢癌的风险增加1796%,患II型卵巢癌的风险增加272%。 这一发现不仅首次明确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之间的风险联系,还是科学家首次分析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论文的另一位作者,犹他大学研究卵巢癌的专家Jennifer Doherty也认为,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因为这些患者更有可能通过治疗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这一成果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对于广大女性来说,了解这一研究成果,意味着更应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保持警觉,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相关的妇科检查,与医生讨论个人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 05
    2024-08

    热点聚焦 | 《县域妇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调研》正式发布,朱兰、马晶教授共同制定可行性发展策略

    近日,由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县域妇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调研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项目牵头专家朱兰教授,项目牵头专家、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马晶教授出席活动。360余家医院700余人在线上参与本次活动。 2024年年初,由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发起的《县域妇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调研》正式启动。历时三个月,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74个地市、337个区县的435家医院的7423名妇科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了此项调研。该项目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女性生育力呈显著下降趋势,表现为出生人口下降、总和生育率下降。妇科感染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因素。​朱兰教授强调:“在当前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提高妇科疾病防治服务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县域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承载着保障亿万女性健康的神圣使命。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医疗领域中,县域妇科的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短板与挑战?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启动了这项多维度、全方位的‘县域妇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调研’,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县域妇科发展现状。” 妇科感染为妇科第一常见病,阴道炎占比超70% 马晶教授表示: “这次调研包含省、市、县三类公立医疗机构,确保调研结果具有全国普遍性、代表性。其中,县级医院是基层医疗服务的主体,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和社区妇女提供妇科医疗服务,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工作。” 调研显示,妇科感染是妇科就诊患者的第一常见病。对于妇科门诊患者,妇科感染性疾病中占比最大的是阴道炎,超过70%。其中,占比最高的为细菌性阴道炎(B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 05
    2024-08

    《外用免疫调节剂应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推动中国宫颈癌的规范防治和免

    8月1日,2024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外用免疫调节剂应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部《共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狄文教授牵头,联合全国近三十位妇科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病毒学专家共同制定。《共识》不仅为外用免疫调节剂——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r-CWS)在临床的规范应用提供了学术指导,还标志着HR-HPV持续感染免疫治疗的一次重大突破。 此《共识》在外用Nr-CWS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数据和循证依据基础上进行讨论撰写,最后明确了适用于外用Nr-CWS治疗的三类患者群体,包括子宫颈单纯性HR-HPV持续感染、子宫颈LSIL(CINⅠ)合并HR-HPV持续感染、子宫颈HSIL(CINⅡ/Ⅲ)术后合并HR-HPV持续感染。上述三类群体推荐使用外用Nr-CWS一个疗程治疗,即每次用药两支(规格:60 μg/支),隔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0次[1]。(点击链接下载查看共识→外用免疫调节剂应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中国专家共识.pdf) 《共识》发布之前,临床上对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子宫颈LSIL(CINⅠ)一直以定期随访为主,这不仅无法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而且还可能由于患者失访,导致疾病进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HSIL),甚至宫颈癌。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颈HSIL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LEEP或锥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曾在《实用妇产科杂志》上发表的《精准医疗在宫颈癌防治中的应用》里提到:对于HPV持续性感染的患者来说,目前只能持续筛查和宫颈活检,没有很好的办法清除HPV感染,而对于CIN的患者来说宫颈锥切手术虽然切除了病变组织,但一部分患者仍表现为HPV阳性,CIN的始动因素并未消除,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疗CIN。同时,CIN年轻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宫颈锥切后导致的流产、早产等并发症成为CIN治疗的瓶颈。因此,一种更安全、更有效、更能保护宫颈完整结构的治疗管理手段成为妇科医学界同仁努力的目标。
  • 05
    2024-08

    主编推荐 | 王沂峰、狄文教授:《妇产科手术规范教程》(配视频)

    书 名:妇产科手术规范教程(配视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妇产科学》配套用书 ISBN:978-7-117-35885-9 主 编:王沂峰,狄 文 定 价:69.00元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辑推荐 ✦全书力求向读者展示全系列的妇产科手术。 ✦所有手术视频均为编者亲自演示,而且每个手术视频均配有手术文稿。 ✦全书除介绍手术操作,更注重培养年轻医师的手术理念、手术准备的细节及手术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了数十位国内妇产科界在手术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编写,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为蓝本,以手术视频和手术文稿为主要内容,以住培医师及妇产科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全书共六篇, 包括计划生育手术、产科手术、妇科疾病手术、妇产科内镜简介、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手术和消毒铺单技巧,覆盖开腹手术、经阴道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力求向读者展示全系列的妇产科手术。 全书包括一百余个手术视频,均为编者亲自演示,且每个手术视频均配有手术文稿,读者不仅可从视频中观摩到手术细节,还可从手术文稿中学习手术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术中主要步骤、手术并发症等重要的围手术期知识。全书除介绍手术操作,更注重培养年轻医师的手术理念、手术准备的细节及手术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 26
    2024-07

    热议问答 | “超雄综合征”真的那么可怕吗?朱宝生教授科学解答

    近日,四川一胎儿在医院检出嵌合体超雄综合征,引发网友热议并冲上热搜。 报道称,四川这位孕妈妈在网上发布的临床报告单显示,她怀孕已经25+5周,临床症状描述:胎儿附属物异常,彩超提示羊水过多。结果解释:检测到样本Y染色体数目偏多,推测为XY与XYY嵌合,或者其它复杂核型。 网上关于“孩子留不留”的讨论十分激烈,观点持两极化分裂。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恶魔基因”,有性格缺陷和暴力倾向。另一部分网友认为,孩子的好坏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两方就这一问题互相争执不下。 对此,妇产科网特邀请朱宝生教授来为大家解答一下“超雄综合征”相关问题! 报告单上有提到:检测到样本Y染色体数目偏多,推测为XY与XYY嵌合,或者其它复杂核型。网友们说这是一个胎儿吞噬了另一个胎儿的嵌合现象,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朱宝生教授: 47,XYY是主要由于患儿的父亲精子发生时减数分裂差错引起的24,YY精子受精而产生的胎儿和个体。过去在新生儿中47,XYY个体的发生率是1‰,目前在我国新生儿中略低于1‰,这是很常见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一般不导致严重疾病。网络上普通民众对该病发生原因的各种想象和传说都没有科学依据。 “超雄综合征”是否真的像网友们所言,“天生就有暴力倾向”、“天生是犯罪人”、“超雄综合征犯罪率高”吗?对于“超雄综合征”大家都存在哪些误解? 朱宝生教授: 对于“超雄综合征”人们会因该病命名而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解,这是当初为此病取名的科学家未预料的不良后果。由于这种47,XYY个体比正常男性多1Y染色体,最早发现这种染色体异常的科学家把该病取名为“超雄综合征”。但在随后至今50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并未发现47,XYY个体在体格发育、智能水平上与正常男性有什么不同,也并没有“天生就有暴力倾向”、“天生是犯罪人”、“超雄综合征犯罪率高”等迹象。40多年前美国的一项研究在数百名男性罪犯中检测到几名47,XYY个体就把该病与犯罪相关,实际上当时的研究手段未能排除许多现在已经知道的精神疾病易患因素,如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等病的易患基因突变在犯罪人群中更加普遍,但在那个年代却没有检测技术可以发现。近40多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47,XYY个体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发育和行为正常的男性,仅其中半数以上的人会在生育中发生性染色体异常患儿生育史、不孕症和少精子症,并没有传说中所谓暴力倾向。所以,现在是到了全社会消除对47,XYY个体误会的时代了,建议不再使用超雄综合征的病名,而使用“XYY个体”。
  • 23
    2024-07

    最新关注 | 国家卫健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

    1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中,突遭一男子持刀伤害,致多处严重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 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表示: 对李晟医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家人和亲属表示慰问。暴力伤害医务人员,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伤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医疗服务秩序,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 2020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指出,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同公安部等部门指导各地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各地要完善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切实落实安检措施,强化警医联动,保护医患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切实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共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 22
    2024-07

    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榜单公布!

    7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发布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发布会上作题为《建立具有导向性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的报告,并解读了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 “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综合的、巨大的体系,是现代科技的主流和核心力量,关乎卫生事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民族复兴和人民健康福祉。发挥好科技评价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引导构建符合国情的科技创新体制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对加快补齐科技强国建设在医学领域的短板至关重要。”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为进一步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落实大会精神,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在医学领域加快研究、推动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中国医学科学院发挥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作用,直面当前医学科技评价中的问题,持续加强医学科技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围绕‘评什么、怎么评、怎么用’,依照‘明其所用、具其所依、言其所限’,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开创性工作,构建了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完整框架和逻辑闭环。”王辰院士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针对我国医学科技评价活动和结果使用泛化、评价指标异化等问题,王辰院长提出应当通过“明其所用”、“具其所依”、“言其所限”,构建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完整框架和逻辑闭环,确保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王辰院长指出,中国医学科学院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着力研究构建覆盖医学科技创新多主体全链条的完整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发展我国医学科技评价理论技术方法。 一是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特点实施分类评价。王辰院长强调,不同医学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发展阶段、创新模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形成统一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的同时,需结合各类创新主体的特点开展差异化分类评价。如,针对医院推出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突出临床医学特色,反映临床医学学科及医院综合科技水平;针对医学院校研制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突出科教协同,纳入高校特色教育教学指标,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核心。 二是鉴于医学科技通常具有长周期特点,医学科技评价需平衡评价时效与科研周期之间的矛盾。通过设定一个相对长的周期以充分反映被评价对象稳定、持久的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创新能力,适度淡化单年度偶然性因素造成的波动,达到平抑干扰和偏离的目的。 三是“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将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具体化为医学科技评价的目标,建立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 四是医学科技量值重视采用基于客观原始数据、直接产出和贡献的直接指标,持续探索以情报学量化评价为主的医学科技评价方法,充分发挥科技量值对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正向导引作用,同时正视其内在局限性,明确科技量值评价应用的范围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