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2023-09-22
标签:
分娩并发症
  
浏览量:2957

本期精选3篇妇产科相关领域文章,对摘要进行了翻译,与妇产科同仁共读:


1.Randomized Trial of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2.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zolinetant in Moderate to Severe Vasomot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Menopause: A Phase 3 RCT

非唑奈坦治疗与更年期相关中重度血管舒缩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三期RCT实验

3.Angiogenesis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 narrative review

血管生成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一项陈述性综述


01

题目:Randomized Trial of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文献类型:聚类随机试验

作者:Gallos I, Devall A, Martin J, et al.

杂志:新英格兰(IF 158.5;1区)

原文下载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303966?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背景:产后出血的诊断或治疗延迟可能导致很多并发症,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血液采集布有助于在早期客观、准确地诊断产后出血。延迟诊断或治疗等可通过E-MOTIVE干预措施解决。

方法:这项大型国际聚类随机实验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一系列临床干预。干预组采取校准后的血液采集布来监测产后出血量,及时启动预警,采用MOTIVE干预措施,包括:M-按摩子宫;O-催产素类药物;T-氨甲环酸;IV-静脉输液;E-严密检查必要时升级病情。主要结果有以下三种:① 严重产后出血,即阴道分娩后1小时内阴道出血量>1000ml(最多时间不超过2小时);② 因出血行开腹探查术;③ 产妇出血造成死亡。预先设定的关键次级结果为:① 产后出血量的监测;② 至少采用了MOTIVE中关键的三项:应用催产素,输注氨甲环酸,静脉补液。

结果: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和坦桑尼亚,共有80家二级医院,210132名产妇阴道分娩,这些医院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常规护理组。现有数据中,1.6%的干预组患者和4.3%的常规护理组患者发生了主要结果(风险比,0.40;95%CI,0.32~0.50;P<0.001)。93.1%的干预组患者和51.1%的常规护理组患者出现产后出血(比率,1.58;95%CI,1.41~1.7),至少采用了MOTIVE中关键三项进行治疗的比例分别为91.2%和19.4%(比率,4.94;95%CI,3.88~6.28)。

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早期发现产后出血,及早启动预警,采用MOTIVE治疗,可降低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剖宫产出血,或产妇出血死亡的风险。

附血液采集布图片

640.png


02


题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zolinetant in Moderate to Severe Vasomot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Menopause: A Phase 3 RCT

非唑奈坦治疗与更年期相关中重度血管舒缩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三期RCT实验

文献类型:随机对照实验

作者:Johnson KA, Martin N, Nappi RE, Neal-Perry G, Shapiro M, Stute P, Thurston RC, Wolfman W, English M, Franklin C, Lee M, Santoro N.

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IF 5.8;2区)

原文下载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rticle/108/8/1981/7025342?login=false


背景: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 VMS)常见,可持续数年,使人饱受困扰。

目的:评估非唑奈坦治疗更年期相关中重度VMS的疗效性/安全性。

方法:这项三期RCT实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为期12周。患者年龄波动于40~65岁,平均每天出现7次及以上中至重度VMS,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1:1:1分到以下三组:安慰剂治疗组、30mg 非唑奈坦组、45mg 非唑奈坦组中,实验时间为12周。12周后,安慰剂组的患者被再次分组到30mg或45mg非唑奈坦组,继续延长治疗40周,共52周。评估指标为第4周及第12周时患者VMS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安慰剂相比,两种剂量的非唑奈坦在治疗第4周及第12周时均显著降低了患者VMS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就VMS频率而言,最小二乘均值(SE)降低:30mg,-1.82(0.46;P<0.001);45mg,-2.55(0.46;P<0.001);第十二周时:30mg,-1.86(0.55;P<0.001);45mg,-2.53(0.55;P<0.001)。就VMS严重程度而言,第四周时:30mg,-0.15(0.06;P<0.05);45mg,-0.29(0.06;P<0.001);第十二周时:30mg,-0.16(0.08;P<0.05);45mg,-0.29(0.08;P<0.001)。在用药第1周到用药第52周时均观察到了VMS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改善。药物治疗后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30mg及45mg非唑奈坦治疗的患者分别有2%、1%出现了不良反应。

结论:每日30mg、45mg非唑奈坦对于治疗中重度更年期VMS有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03

题目:Angiogenesis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 narrative review

血管生成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一项陈述性综述

文献类型:陈述性综述

作者:Middelkoop MA, Don EE, Hehenkamp WJK, Polman NJ, Griffioen AW, Huirne JAF.

杂志:Hum Reprodion Update(IF=13.3;1区)

原文下载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humupd/article/29/4/457/7060342?login=false


背景:异常子宫出血(AUB)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有显著影响。了解AUB的病理生理学是探寻治疗方案的必经之路。如果未发现AUB的根本原因,如子宫肌瘤、息肉、腺肌症时,AUB可能由原发性子宫内膜疾病引起,即AUB-E。当AUB由外源性激素等因素引起时,则被归类为医源性AUB,即AUB-I。AUB-E和AUB-I可能是由于血管生成和成熟过程的改变而导致子宫内膜中异常血管形成引起的。

目的:本文探究血管生成和血管成熟在AUB患者中的作用,并假设异常的内膜血管生成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在AUB-E和AUB-I中起作用。

方法:在考克兰图书馆数据库、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进行了系统性文献检索,检索词为“血管生成”和“异常子宫出血”,检索时间截止至2021年9月。纳入的研究报告了合并AUB-E或AUB-I的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中的血管生成情况。排除了病例报告、快报、综述、社论和因子宫肌层、肿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AUB的研究。使用柯克兰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

结果:从2158篇文章中纳入35篇文章进行研究,发现在AUB-E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其受体(1和2)、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的比值和Tie-1显著升高。一些研究报告了AUB-E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可能引起了异常血管成熟以及血管完整性受损,而不是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因为AUB-E患者和对照组相比,MVD并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AUB-I经短期外源性激素治疗后MVD增加,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加。长期外源性激素治疗后这种差异逐渐消失。但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外源性激素治疗,均存在血管成熟性改变的情况。

意义:AUB-E和AUB-I很可能与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异常和血管成熟受损有关。现有研究支持促血管生成因子增加,抗血管生成因子减少是导致血管成熟受损,血管脆性增加和血管渗透性增强的因素。该过程可能在AUB-E和AUB-I的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探讨此机制可为AUB提供治疗靶点。

译者:刘馨雨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评论(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