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孕早期先兆流产的检查3大要点及治疗方法
2023-11-13
标签:
妊娠期并发症
  
浏览量:1801

孕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不足12周即终止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24%,而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孕早期先兆流产的原因:

1、胚胎因素

胚胎/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先兆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2、母体因素

全身性疾病:严重的高热、感染、贫血等

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异常:HLA、血型抗原及母体的自身免疫状态

子宫异常: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宫腔粘连

创伤刺激:子宫创伤、直接撞击、性交过度

不良习惯:过量吸烟、酗酒、吗啡


3、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


4、环境因素

砷、铅、甲醛、苯等化学物质过多接触


5、其他不明原因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超过一周后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痛。


1、停经史:月经延期一周未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HCG值高于正常值。


2、阴道出血:绝大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出血量往往小于月经量。


3、腹痛多数为轻微下腹痛或腰骶部胀痛,腹痛位置一般在下腹正中部位。


4、阴道检查宫颈口闭合,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诊断与检测:


当B超结果不能判断是否为宫内妊娠时,ACOG建议可以使用血清标记物协助诊断,常用的血清标记物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孕酮等。但各标记物的预测价值均有限,因此,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β-HCG 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是最早可检测妊娠的标志物。β-HCG在早期妊娠中可以作为判断着床是否正常以及胚胎发育状况的重要依据。β-HCG 在排卵后8-11天即可检测到,妊娠 8~12 周分泌量增加较快,呈直线上升趋势,持续 1~2 周左右迅速下降并持续至分娩。在85%的宫内妊娠中,β-HCG血清浓度可在48小时内翻倍增长,这一特点使得β-HCG再怀孕早期成为监测异常妊娠的常用指标。


2、孕酮(P)

孕酮是一种内源性的类固醇激素,参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怀孕和胚胎生长发育。可以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抑制子宫收缩,在分娩前使子宫处于静止状态。


在妊娠早期胎盘尚未形成,孕酮主要来自月经黄体转化的妊娠黄体,孕 8~10 周后,胎盘组织逐渐代替卵巢成为孕酮持续分泌的主要部位,母体血清孕酮值>25 ng/mL 的先兆流产为非黄体功能不足所致,不需药物治疗,采取卧床休息预后较好。


母体血清孕酮值<12.5 ng/mL的先兆流产,B 超检查结果多提示孕囊异常;母体血清孕酮值在 12.5~25 ng/mL之间者,经过积极用药保胎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血清孕酮因其界值不同,其诊断先兆早期流产的敏感度也不同,且在先兆早期流产、正常妊娠、胎停育及异位妊娠中的范围互相交叉,所以单纯靠孕酮值不能准确预测先兆早期流产的发生.


3、雌二醇(E2


雌二醇(E2)为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对妊娠微环境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在怀孕前,E2主要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卵,同时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好准备;在怀孕晚期,E2主要协助提高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收缩性,帮助宫口扩张,有利于胎儿娩出。E2在妊娠前6周由卵巢分泌,妊娠6周后由胎盘分泌。E2对母体及胎儿循环的建立有重要作用,E2浓度低可能导致TA,最终引发流产。


孕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

孕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即合并症的治疗。首先要查清先兆流产的原因,排除遗传学原因后,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确定胚胎存活的情况下,进行保胎治疗,切忌盲目保胎。


一般治疗:


1、孕妇应该多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活动。孕妇卧床休息已成为一项常用的护理措施,但卧床休息的方法可能会对孕妇的心血管系统、心肺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以及水电解质等方面造成危害。


2、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信心。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4、临床上给予孕妇口服叶酸及维生素,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营养支持可以预防先兆早期流产的发生。


药物治疗:


1.可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2000IU肌注,每日或隔日一次。


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 20mg-40mg,每日肌注一次。黄体酮有保证胚胎发育、维持妊娠、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紧张度的作用。


3.口服维生素 E有益于胚胎的发育。


4.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片。必要时给予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如间苯三酚注射液),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其中,孕激素的给药方式有口服、肌肉注射及阴道用药等。孕激素口服吸收率低,容易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肌内注射可以维持最佳的血药浓度,但因注射疼痛患者接受度差,且注射部位容易发生感染或无菌性脓肿;阴道给药,血药浓度低,但子宫局部浓度高。


研究显示,孕激素不能降低孕早期先兆流产的流产率,且不同的给药途径对于其疗效的影响也不确切。但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孕酮补充治疗可降低再次流产的发生率。而对于辅助生殖技术而言,也没有必要使用外源性孕酮进行黄体支持。


妊娠是一个多系统协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导致的原因也众多,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进行诊断,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可以协助诊断。但至今尚无明确证据认为血清学指标可以预测先兆早期流产的发生。而对于孕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除非是习惯性流产,否则,对于原因不明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应用孕激素治疗是无效的。

评论(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