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妇科手术事件”——保护患者隐私是医师的应尽之责
2022-01-25
浏览量:1048

    近日,某视频网站上出现疑似医师直播妇科手术一事引发关注,对此事件中国妇产科网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的邓利强律师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

 

事件回顾 

    1月18日晚,B站出现疑似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一事引发关注。据爆料网友称,自己于1月15日下午偶然在B站进入一直播间,从直播间的对话内容得知,系一名男性麻醉师在一名女患者做妇科手术时进行的直播。该网友还称,在直播过程中,女患者曾询问一名在场的女医生,现场的男性人员是否是为其做手术的医生,女医生表示此人是麻醉师。此后,爆料网友称,因不知情,女患者在手术期间一直被该名男麻醉师偷拍隐私部位并直播,“期间,男麻醉师的同事也没有阻止该行为。”

 

    事情发生后,涉事平台对该账号做出永久封禁处理,该医师所就职的医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涉事医师也已经被公安机关抓获,接受侦查。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名医师的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医师队伍的形象。

 

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表示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涉事医师通过视频网站直播的形式将患者的手术过程以及身体私密信息泄露出去的行为,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的侵权行为。

 

    医师因其职业的特点,有机会掌握患者的隐私,因此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三条、《医师法》第二十三条均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禁止泄露患者隐私。因此,泄露患者隐私不仅仅是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践踏,也触犯了法律的红线。

 

    对于本次事件,涉事医师除了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和行政处罚。同时与涉事医师一同进行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因其未能及时制止该医师的侵权行为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涉事医院及直接负责人因未能尽到管理监督职责也可能受到处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与各类视频网站的发展,不少医师利用社交平台从事医学科普活动。不可否认的是,通过网络进行科普给社会大众一个接触医学知识的机会,医师通过真实案例向大众科普也使得医学知识更直观,更易懂。但也出现了“边诊疗边直播”、“边手术边诊疗”的乱象,这种行为不仅仅影响诊疗效果,还有泄露患者隐私的风险。

 

    因此,医师在对外进行宣传科普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对于可能泄露患者隐私的案例必须取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且模糊案例中患者的个人信息,防止患者隐私的泄露。

 

    即将于2022年3月1日施行的《医师法》第三条明确医师应当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规范,提高执业水平,履行职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患者利益,防止侵犯患者权利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