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有差别,其中白人和拉丁裔最高,其次是美国原住民、亚裔,最后是黑人。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每2个中就有1个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但是对于60岁以上的女性,只有24%在发生骨折后的一年内成功接受了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生理
骨质及其结构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但是具体决定骨头质量好坏的机制仍然尚不明确。健康的绝经前女性的骨质很稳定,但是随着绝经前后雌激素的逐渐下降,骨吸收超过了骨形成,就会导致骨质流失,从而导致骨质风险的增加。骨质在绝经前就会开始流失,在围绝经期会加速流失。年龄也会影响骨头质量,例如80岁女性发生骨折的风险是50岁女性的数倍,即使她们的骨密度相等。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l 年龄增大 l 父母有髋骨或脊柱骨折病史 l BMI<20 kg/m2或体重小于127磅(57.6kg) l 吸烟 l 过量饮酒 l 可能引起继发骨折的疾病和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例子): 1. 艾滋病、厌食症、糖尿病、卵巢储备降低、胃旁路手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血钙、过早绝经、原发性卵巢早衰、肾功能损害、风湿性关节炎、特纳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等 2. 抗癫痫药、抗逆转录病毒药、芳香化酶抑制剂、化疗、甲羟孕酮避孕针、糖皮质激素、GnRH激动剂、GnRH拮抗剂、肝素等 |
骨密度(BMD)测量和分级
通常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BMD,髋骨和腰椎的BMD通常最准确。结果报道为T值或Z值,T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结果与青壮年人群的平均值比较而得出的差值,而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结果与正常同龄人群的平均值比较而得出的差值,因此常用T值评估绝经后人群的骨质疏松。
WHO根据BMD诊断骨质疏松标准 | |
分级 | T值 |
正常 | >=-1 |
骨质减少 | -2.5到-1 |
骨质疏松 | <=-2.5 |
预防
1.锻炼身体
ACOG推荐进行常规的有氧运动(中高强度)和负重锻炼(肌力锻炼、对抗训练)维持骨健康,预防骨质丢失(强烈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2.维生素D和钙
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专家推荐,证据尚不足)
筛查和诊断
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以下任意一个即可诊断: l 股骨颈、全髋、腰椎、桡骨远端1/3的T值<=-2.5 l 有脆性骨折病史,包括无症状性脊椎骨折 l T值介于-2.5到-1之间,但是通过风险评估表(比如frax骨折风险评估量表)评估骨折风险大 |
BMD测量
ACOG推荐绝经后女性在65岁后需要筛查BMD,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强烈推荐,证据质量高)。
ACOG推荐绝经后女性在65岁以前如果通过风险评估表评估骨折风险大,需要筛查BMD,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强烈推荐,证据质量高)。
BMD筛查间隔
ACOG建议绝经后女性在初次BMD检测结果接近治疗阈值或新的骨折危险因素出现后应该立即复查;首次BMD测量后再次检测不应该超过2年(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证据质量低)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改善预防跌扑
对于绝经后BMD低或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评估跌扑的风险。预防跌扑的措施包括负重训练、肌力训练和个体化的多方式干预(比如改善近视、平衡训练、改善环境等)(专家推荐,证据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