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宫内手术操作的主要并发症,它的表现就是月经过少,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粘连妇科的B超检查往往会有提示,宫腔镜检查是它的金标准。
宫腔粘连的治疗主要是宫腔镜下粘连分离。轻度的宫腔粘连手术比较简单,但重度的宫腔粘连,手术难度较大,处理不当会导致子宫穿孔、水中毒,严重的危及病人的生命。 重度宫腔粘连不仅手术难度大,而且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复发,目前尚无很好的办法。以前我们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来预防宫腔粘连的复发,结果我们发现宫内节育器长入子宫肌层,宫腔粘连同样复发。 后来,我们用库克球囊预防宫腔粘连的复发。但库克球囊不宜长期放置宫内,时间长了增加了宫内感染的机会,时间短了子宫内膜又未完全生长,导致宫腔粘连的复发。 也有人尝试用因特隙包裹库克球囊,结果无法通过宫颈管内口而失败。因此又有人先把库克球囊放入宫腔,在库克球囊两侧塞入因特隙,想借此来预防宫腔粘连的复发。要知道从库克球囊两侧塞入的因特隙,在宫腔内皱成一团,难以发挥防粘连的作用。 鉴于以上的困惑,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球囊,就像我们的尿管一样,但打入气囊后,不是圆形,而是一个扁扁的倒三角形,与宫腔的形态基本一致。而且在球囊的外面再套一个因特隙膜,这个膜实际上是一个倒三角形的口袋。 我们做过通水,14导尿管是可以通过宫颈内口的,更何况做过宫腔粘连分离的宫颈,内口是很松的,即使14导尿管外面再套一层膜也是能通过宫腔内口的。当这种特制的尿管通过宫颈内口后,就可以打起一个气囊,这个气囊是扁三角形的,并且外套一个倒三角形的因特隙袋。由于气囊的压力,因特隙膜就会均匀的贴附于分离的子宫腔内。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因特隙膜完全粘附子宫腔,然后再放空气囊,拔除特制的子宫扩张球囊,这时候粘附好的因特隙膜,就可以继续起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
总之:重度宫腔粘连手术难度大,术后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希望我的这篇短文,能让有条件的学者专家,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一种新的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方法。希望通过大家的思想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而造福千千万万宫腔粘连的患者!
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游泽山教授联合妇产科网共同推出,携手众多妇产专家、同道提出妇产科领域创新问题,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道一同参与,将自己在从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等分享出来,共同推动妇产医学发展。 欢迎投稿至邮箱: 18566130674@163.com obgy2000@yapot.com 专家简介
游泽山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2年受聘讲师,1998年受聘副教授,2004年受聘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曾任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的会长,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现任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教育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精准医学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发表医学专业论文70多篇,先后担任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医学专著多部,获医学进步奖一项,获国家专利三项。 专业方向:盆腔器官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妇科良恶性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