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访谈 >> 详情
94
0
大医访谈 | 姚书忠教授谈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选择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mm。DIE属于良性疾病,但它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向周围浸润生长,常侵犯的部位包括子宫骶韧带、阴道直肠隔、阴道后穹窿、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输尿管等部位。可引起痛经、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子宫内膜异位症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mm。DIE属于良性疾病,但它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向周围浸润生长,常侵犯的部位包括子宫骶韧带、阴道直肠隔、阴道后穹窿、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输尿管等部位。可引起痛经、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妇产科网在上海市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暨红房子医院--华山医院联合妇科微创研讨会上很荣幸采访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教授。姚教授就DIE的治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手术的特点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讲解。


妇产科网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内异症中很重要的一种类型,请您谈谈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的一些新进展。


姚书忠教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向盆腔深部生长,可累积到周边很多重要脏器,比如膀胱、输尿管、肠管,甚至更有严重者会累及坐骨神经,压迫神经引起下肢疼痛和行走困难。因此,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对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根据国际超声联盟制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评估项目。此类方法明显提高了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准确性,这说明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在治疗方面,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病灶两种治疗方式。对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既能控制症状又不会影响患者的脏器功能,因此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关于保守治疗,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GnRH-a、口服避孕药、地诺孕素和曼月乐,这两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合适的患者,部分药物可以长期使用,从而避免手术创伤。目前,有一类新药GnRh-a口服制剂在国外已经上市,应用于临床,国内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它主要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来抑制雌激素的分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让患者可以避免手术。但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会累及到一些重要脏器,甚至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比如:累及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梗阻,继而肾积水,导致肾功能损伤。累及肠道,引起肠腔狭窄,严重者导致肠梗阻。对于 这些严重的DIE患者,就必须手术治疗。因此,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综上,对于症状较轻,可药物保守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灶导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时,手术才是治疗的根本,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越难越要做


妇产科网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包括经尿路电切术和部分膀胱切除术,请您分享下两种术式的优缺点。

 

姚书忠教授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病灶由膀胱的浆膜层到肌层,进而向粘膜下生长的一类疾病。病灶是从膀胱的浆膜层向粘膜层生长,累及膀胱肌全层。在膀胱镜下,可见膀胱壁表面形成一个实性结节。此类情况,膀胱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切术往往在膀胱腔内操作,无法彻底切除病灶,因此达不到治疗目的。而经腹腔镜或开腹膀胱壁部分切除,可以彻底切除病灶,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专家简介

姚书忠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

 

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窥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微创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镜医师分会妇科内镜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腔镜与微创技术分会妇科微创学组副组长,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妇科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科内窥镜学组组长。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委。

 

专业方向:一直专注于妇科微创手术治疗妇科良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研究。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及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在cancer research、oncogene、gynecologic oncology、BMJ、CD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主持的科研课题“腹腔镜在诊治妇科良恶性中的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编:liu

评论(0)
精彩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