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家访谈 >> 详情
169
0
大医访谈 | 马良坤教授:远离产后抑郁,从孕期做好准备,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更重要
据统计,我国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的发生率为14.7%,即平均每100位产妇中,将近15个人会患上产后抑郁。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指出,产后抑郁是女性生育期最具致残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仅次于艾滋病。产后抑郁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女性,妇产科网很荣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马良坤教授,带来产后抑郁相关问题的精彩分享。
其他

据统计,我国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的发生率为14.7%,即平均每100位产妇中,将近15个人会患上产后抑郁。世界卫生组织在报告中指出,产后抑郁是女性生育期最具致残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仅次于艾滋病。产后抑郁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女性,妇产科网很荣幸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马良坤教授,带来产后抑郁相关问题的精彩分享。


产后抑郁的状态及影响


抑郁典型的症状包含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或对原来喜欢的事情无精打采,特别严重的产妇甚至会自杀、杀婴。产妇长期的心理创伤对于新生宝宝远期会有心理、精神上的影响,对其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不利的。存在产后抑郁的女性要正视病症并及时予以解决。


区别于产后抑郁的一段状态叫产后忧郁(Postpartum blues),像是被灰蒙蒙的忧郁情绪所笼罩,这种忧郁是随着激素水平变化、育儿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困扰而产生。拥有宝宝后的产妇没有雀跃感反而出现很想流泪的情况,不过状态会在一两周左右渐渐恢复。


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和管理


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于:

1.孕妇个人特质、压力、抑郁焦虑史等基本层面;

2.家庭、社会支持不足,亲密关系紧张;

3.孕育本身相关因素,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导致的早产后大出血进ICU、新生儿意外转入NICU等严重情形和养育中奶胀、缺奶的情况。迫使女性在妊娠和产后陷入身心焦灼的囧境。


对于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马教授认为,女性应从孕期开始掌握方法和技能,寻找社会支持,使亲密关系更融洽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如音乐、绘画、正念、运动等都可以作为缓解情绪的有效方式。高压环境下,产后新妈妈进行预防和学习是最重要的。


产后抑郁的课题研究案例


下面是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与产科共同进行的两个课题研究案例结论分享,马教授参与其中,课题成果已发表。


课题一的结论是分娩越恐惧越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如果孕妇在生产之前特别担心生产的疼痛,害怕遭遇顺转剖、产后大出血乃至羊水栓塞等罕见状况,那么这些紧张、焦虑、抑郁的状态将与产后抑郁相关。所以对分娩做好准备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


产科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孕妇会患妊娠期糖尿病,这实际上是病理状态,大家通常认为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该更紧张,更容易产后抑郁,然而课题二的结论得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并没有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究其原因,尽管孕妇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但她们将更明确如何控制血糖,在产科、营养科和孕妇学校获得了相应的支持,所以并没有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


通过以上的课题得出:孕期有更好的支持和准备可以将产后抑郁的风险降到最低并达到预防产后抑郁的目的。


专业咨询


我们了解到,在过往经历中有抑郁史、焦虑史,怀孕前甚至怀孕期间还在吃着抗抑郁药的女性,会因为担心药物副反应影响胎儿而停药,停止心理咨询。


对于这类女性,马教授建议怀孕期间更加应该去看心理咨询


关于妊娠期用药的风险问题,可以了解怀孕和哺乳特殊阶段如何安全用药,进行用药咨询,如协和医院药剂科的妊娠期哺乳期安全用药咨询。


睡眠质量


睡眠问题是心理问题的一个缩影,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失眠的患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情绪问题。


孕妇是睡眠障碍的高危人群,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怀孕以前存在失眠问题、随着孕周增大产生不适感以及对于未来的各种担忧和一万个想象,诸多的问题会导致晚孕期的睡眠问题。因此,孕妇要从整个生活方式来改善睡眠,身体层面包括体重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
对于孕期出现的担忧和想象,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将担心变成关心,比如担心生不下来变成关心应该怎么生,将衣食住行做好安排,做好当妈妈的准备。


孕产期身心良好的状态就像一张拼图,只有把每一小块都拼好,产后才能享受到宝宝带来的快乐。


对有产后抑郁的新妈妈,新爸爸应该做些什么?



心理学上说“谁需要,谁救助”,丈夫不能替妻子寻求救助,他要做到的首先是陪伴无差别、不评判、平和而有爱意的陪伴,承担“山”一样的角色,让妻子有所依靠。情绪一旦出现,身边的人很容易受到影响,继而表达、发泄情绪,建议被影响的新爸爸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如何提高身心状态,寻求社会支持,迎接家庭新的变化。


其次,需要把具体的事情做到位,比如落实到更换尿布、冲奶粉、半夜哄孩子等一件件小事上,而新妈妈也要告诉新爸爸具体要做的事情。从孩子出生就做好分工,共同承担养育的责任,减轻新妈妈身心负担的同时也为后面亲密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新生儿出生后会有更多的养育者参与其中,对待所有的关系要有爱,有技能,会沟通




马良坤教授


马良坤,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国家卫健委科普专家

北京市卫健委科普专家

国家卫健委围产营养项目组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产科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母婴健康协作网牵头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她健康项目负责人

金域母婴健康管理基金项目负责人

COREE集团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基金项目负责人


评论(0)
精彩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