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发育异常(DSD)是一种先天性异常,表现为性染色体、性腺或性激素性别不典型、不一致。从外观看,女孩有男孩的特征或男孩发育不全有像女孩的表现。它的发生率为新生儿的1/5000-1/4500。性发育异常是临床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甚至有人把它归类为罕见疾病。DSD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对于不熟悉DSD的临床医生而言往往难以诊断和治疗。
1.性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数与结构异常
·特纳综合征
·XO/XY性腺发育不全
·超雌
·真两性畸形
·46,XX/46,XY性腺发育不全
·Klinefelter综合征
2.性腺发育异常
·XX单纯性腺发育不全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完全型、不完全型
·真两性畸形
·睾丸退化
3.性激素与功能异常
(1)雄激素过多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早孕期外源性雄激素过多
(2)雄激素缺乏
·17-羟化酶缺乏:完全型、不完全型
(3)雄激素功能异常(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完全型、不完全型
DSD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临床中遇到原发闭经、身高过矮或过高、第二性征不发育、外生殖器性别不清和特殊的躯体特征等,要考虑DSD存在的可能,需通过以下流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特别是询问外生殖器、乳房、身高的变化历史,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史。
临床变化——外生殖器(重要特征)
出生后异常,以后未再长大,常见于
·睾丸退化
·怀孕早期使用大剂量雄激素
·母体黄体瘤或卵泡膜黄素囊肿,以及胎盘芳香化酶缺乏
出生后异常,以后又长大,提示病因持续存在、内分泌腺仍有功能,常见于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
·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IAIS)
·卵巢睾丸性发育异常(OT-DSD,真两性畸形)
出生后正常,青春期后变化长大,常见于
·5a-还原酶缺乏
临床变化——乳房发育情况
·青春期后有自动乳房发育,提示有内源性雌激素作用
·如是用药后发育或乳房整形,病因等同于无发育
·乳房无发育,提示缺乏内源性雌激素作用,常见于性腺发育不全
·乳房有发育、但乳头发育不良,常见于AIS
✦田教授提示:观察和询问都很重要,不要忽略对患者的询问。
临床变化——身高变化
·身高从小一直偏矮,见于Turner综合征
·较同龄人先高后矮、合并有男性化表现的性早熟,常提示21-羟化酶缺乏CAH
·身高明显超过同龄人、合并乳房不发育,提示缺乏雌激素作用,常见于性腺发育不全、性激素合成缺陷或超雌(超雌是指在正常两条染色体之外多出几条X-染色体)
要注意观察身高、肤色、喉结、嗓音,以及全身的特殊体征,并注意外阴阴蒂大小、后联合高低、性腺部位和盆腔检查。
(1)身高
以150cm为界限衡量,小于150cm或过高都要引起注意。
(2)腋毛、阴毛的发育
没有阴腋毛提示缺乏雄激素作用;阴腋毛过多则提示雄激素过高或作用过强。
(3)盆腔检查
·阴蒂增大、后联合融合提示雄激素作用过强、较久
·检查腹股沟或大阴唇内是否可触及包块
·注意检查有无阴道、盲端阴道、有无宫颈、子宫
(1)生殖激素测定
DSD首选检测生殖激素六项:
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
·常见的DSD以高促和常促为主
·对于青春期前的患者,hCG和hMG刺激试验对于评估性腺的功能很有必要
✦田教授强调孕酮、睾酮在鉴别诊断中非常重要。
内外生殖器的分化与发育与睾酮密切相关。
图 内生殖器的分化与发育
图 外生殖器的分化与发育
两种性别的早期胚胎具有未分化的相同始基,并有女性化的遗传倾向,除非有男性化因子的积极作用(如果性腺不工作,分泌不了睾酮,内外生殖器都是女孩的表型)。
·肾上腺激素检查是鉴别高雄激素血症的重要步骤
(2)血清电解质检查
·CAH患者中,失盐型21-羟化酶缺乏可有高血K+、伴低Na+、低CI-
·17-或11-羟化酶缺乏患者可有高血Na+、低K+
(3)影像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盆腔超声检查
2)未婚选经直肠超声较经腹超声更好
3)必要时进行腹股沟区B超及肾脏及肾上腺B超
受限于子宫较小以及医生的经验不足,可能存在误报和漏报,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
·MRI对DSD患者肾上腺增生与生殖器官的特导性及灵敏度均较高
·有无子宫取决于胚胎发育早期有无睾丸分泌的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于缺乏AMH的DSD个体,绝大多数是会有子宫的,即使检查时偏小,多数是缺乏性激素所致
对疾病的病因确认才能保证不错误切除患者有生育潜能的器官,而且不漏掉可能恶变的器官,这也是DSD疾病明确病因和正确分类的重要性所在。
(4)染色体核型及基因检测
染色体核型的检测对于DSD的诊断至关重要,尤其是诊断不明确或诊断明确需要证实的时候。
临床常用的方法是染色体G带显色法,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上的变化,而且可以观察到缺失、重复、倒位、异位等结构上的异常。
染色体的检测结果不仅与诊断归类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识别含Y染色体成分的患者,按女性生活需要进行性腺切除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关乎治疗决策和预后。
·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价值越来越大
对于发现一些罕见的疾病,基因检测可以把很多类似表现但不明确的特征鉴别出来。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DSD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提高,在过去10年中对DSD分子水平的病因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对DSD患者进行相关病因基因的检测,为确定病因、鉴别诊断、改善预后和遗传咨询提供了条件。但由于DSD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基因检测技术并不能全部发现其基因突变,故其在临床的应用与价值尚需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结合临床诊断、有目的地开展与应用。
(5)手术探查
对于诊断不清楚、怀疑真两性畸形诊断、有手术探查指证的情况需要做手术探查,甚至病理检测。手术探查对明确诊断、去除病灶、评估生殖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DSD临床诊断流程
图 DSD临床诊断流程
DSD的诊断从症状、体征入手,结合影像学、激素水平和染色体、基因等辅助检查手段,绝大多数都可明确病因诊断、正确归类。
对于含有Y染色体或Y染色体成分的DSD患者,按女性生活的性腺切除是必要和重要的处理,理论上有子宫的尽量保留子宫,经规范的治疗后可有月经,且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可实现生育。
北京协和医院葛氏分类法,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简洁实用,适于推广,同时也具有开放性,新发现或罕见的病种也可归入不同层次的类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