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大咖谈 | 朱兰教授:中国妇科泌尿领域2021年度重要进展
2022-01-10
作者:中国妇产科网
浏览量:1112


编者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盆底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管理体系,让“难言之隐”可防可治。为此,中国妇产科网特别采访北京协和医院的朱兰教授,针对2021年度中国妇科泌尿领域重要进展进行了交流、探讨和分享。

中国妇科泌尿领域2021年度重要进展

 ——盆底重建手术进入质量管理时代 

并发症登记制度首开先河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占成年女性的9.6%,压力性尿失禁的总患病率为18.9%。手术治疗是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治疗方法,其终生手术风险分别为12.6%和13.6%。随着盆底手术技术和材料学的发展,临床越来越多使用植入合成材料(网片、吊带)或直接利用自体组织对薄弱的盆底结构进行加强和重建,提高手术治愈率。主要的植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术式包括骶骨固定术和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术,以及治疗尿失禁的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图片
成功率与并发症间难寻平衡点,亟需建立手术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

临床上对于各种术式的优越性仍存在争论,循证医学A级证据支持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手术优于传统修补术(治愈率超过90%),但是2017年发表在Lancet上的PROSCET研究提出相反观点,与传统不加用网片修补的手术相比,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手术因并发症增加而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2年网片并发症发生率12%。而自体组织修复的手术成功率仍不尽如人意。2018年JAMA发表了骶棘韧带固定术与高位骶韧带悬吊术的5年随访结局,随着时间推移,手术失败率逐年升高,5年时分别高达71.2%和64.8%。妇科泌尿医生在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尚难寻找一个平衡点,因此,关于对于术式选择尚无统一标准,虽然有指南和共识的推荐,实践中主要依赖于术者的经验和术式偏好,手术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作为“后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术时代”的金标准术式腹腔镜骶骨固定术,为IV级复杂操作,学习曲线时间长,在国内普及率低,手术质量不近如人意。因此,亟需建立一个盆底手术质量管理和资质认证体系,保证手术治疗有效性和医疗安全。


图片
关注术后生活质量,各国指南逐渐更新

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盆底疾病,是一组非致命性疾病,因此,盆底手术的质量不满足于解剖治愈,更关注并发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植入合成材料(网片、吊带)相关并发症,如网片暴露/侵蚀、疼痛,其中经阴道植入网片的安全性问题引发全球热议。2019年4月美国FDA关于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禁令发布后,法国等相继在本地提出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仅用于临床研究应用。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作为全球最大的妇产科联盟和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GA)对此表明了相对公正的立场,指出应客观认识经阴道网片手术的优劣,强调了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长期随访自己的患者和手术结局,及时上报所有不良的事件。2019年英国NICE指南中强制规定了盆底手术并发症登记制度和上报体例,并要求至少随访5年以上。澳大利亚卫生部花费230万澳元的经费建立了盆底手术注册平台和质量管理体系。2019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会议更新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限定了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手术的手术指征为复发患者和60岁以上初治重度脱垂患者。


图片
我国进一步规范盆底植入物并发症的诊治

国内盆底手术并发症在真实世界中的发生情况被临床低估,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防控制体系;对于部分临床处理棘手的案例,缺乏有效的转诊管理体系。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展盆底手术的登记工作(见表1)。妇科盆底学组2017年即在28家学组骨干成员单位开展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登记上报工作,初步形成标准化、结构化的病例登记、并发症登记信息表,初步形成盆底重建手术登记的数据库平台和并发症上报系统。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等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和一致认可。2019年10月,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与妇科盆底学组专家严谨讨论并商榷,强制要求开展经阴道植入网片产品的安全性评价,进行并发症登记上报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盆底植入物并发症的诊治,2021年制定了《盆底重建手术网片或吊带暴露并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向全国范围内推进,构建中国女性人群大样本盆底重建手术队列,获取中国盆底重建手术的重要预后终点(有效性、安全性和功能)的临床资料,健全覆盖全面、规范诊治、严密随诊转诊的并发症登记上报网络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国23个省、直辖市,70家医院,百余位术者,累计登记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病例2500余例,术后短期疗效92.7%,网片暴露发生率1.6%,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报道水平。同时,将骶骨固定术纳入盆底植入物的监管体系,已完成前期的数据采集模式开发和医院募集,走在国际并发症登记的前列。该项工作即将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立项支持。


图片

表1 国内外盆底重建手术登记情况举例


图片
展望未来,提升我国盆底疾病的临床治疗

随着盆底疾病手术质量管理和医师资格的认证体系建立,并发症登记管理和转诊体系的建立,形成新的盆底疾病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管理策略,提升我国盆底疾病的临床治疗。


专家介绍
图片
朱兰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20年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中国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培训学院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组长

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学术命名委员会成员,中法盆底康复联盟主席

《中华妇产科杂志》副主编

《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杂志主编

妇产科核心期刊《实用妇产科杂志》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