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 世界首例子宫内罕见遗传病——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治疗成功!
2025-03-03
来源:妇产科网
浏览量:1182
一名患有严重的1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1)的小女孩成为首个在母亲子宫内接受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的人,如今,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罕见的遗传病迹象,已经快三岁的她,已远超SMA-1患者仅8.5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2025年2月19日,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实验神经治疗中心主任Richard S. Finkel博士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标题为“Risdiplam for Prenatal Therapy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的通信论文。该研究主要探讨了通过口服小分子药物Risdiplam对胎儿进行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产前治疗。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毁灭性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神经元死亡、肌肉失神经支配和肌肉无力,患者通常在2岁前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疾病由SMN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SMN蛋白,而SMN2基因也能产生少量SMN蛋白,SMN2基因拷贝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负相关,SMN2仅为1个或2个拷贝时,患者表现为严重的1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1),此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8.5个月。 这名小女孩尚在母亲腹中时,因存在患有严重的1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1)风险而接受羊膜穿刺术进行检测,她此前已有一名兄长(已故)经基因检测确诊为SMA-1。检测结果显示,胎儿的SMN1基因零拷贝(确诊患有SMA),且SMN2基因仅两个拷贝(拷贝数越少越严重),这表明其患有严重的SMA-1。既往数据表明,risdiplam相关物质能够通过胎盘,支持了产前治疗的可行性。本研究报告了对该胎儿使用risdiplam进行治疗的情况。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当地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了该单例患者的试验方案。在与独立倡导者的协商下,父母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F.Hoffmann–La Roche公司提供了科学建议,就产前暴露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并根据与赞助方(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保密协议,免费提供risdiplam作为试验产品。从孕32周5天至38周6天分娩期间,母亲每天口服5mg risdiplam。母亲每周接受产科健康和药物相关副作用的监测,胎儿通过超声检查接受生长、活动和解剖发育的监测。婴儿出生后第8天开始口服risdiplam,至今(2025年2月,婴儿30个月大)仍在持续每日给药。 在出生时,检测了母亲和婴儿的血液以及羊水中的risdiplam浓度、SMN和神经丝水平。母亲稳态时的risdiplam血浆谷浓度约为14ng/ml。与母亲血浆浓度相比,分娩时羊水中的药物浓度为33%,脐带血中为69%。母亲和婴儿血样中SMN的水平,以及母亲和婴儿血浆样本中轻链和磷酸化重链形式神经丝的水平的连续测量结果总结于表1。 在出生后30个月时,婴儿未出现肌张力低下、反射消失等典型的SMA症状,且神经肌肉发育正常。此外,患者出现了双侧视神经发育不良伴轻度近视,左中脑发育不良致右侧轻偏瘫以及全面性发育迟缓。研究团队认为这些发育异常是因为治疗时已经出现了部分发育问题,与治疗药物无关。因此,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孕早期治疗能否进一步预防发育异常。 该研究记录了首例尚在子宫中的胎儿接受利司扑兰治疗的案例,通过母亲口服给药的方式将risdiplam给予SMA胎儿,并持续给予儿童至30个月大,治疗与SMA症状的缺失相关,标志着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的子宫内干预的里程碑,若疗效及安全性获进一步验证,或将改写SMA的临床管理范式。 文章来源:文章经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煎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