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专家大查房 | 1月10日 19:00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力保留
2025-01-07
来源:妇产科网
浏览量:1200
年轻子宫内膜癌约占所有子宫内膜癌的1%~15%,而大部分患者都有保留生育能力的意愿。所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但应重视治疗前及治疗中的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重视肿瘤的预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主题: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力保留 1月10日 19:00 病例概况 患者,30岁,721115 主诉:经量增多1年,不规则阴道流血5月余 现病史:2012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增多,2012年10月当地医院B超提示内膜9.5mm,子宫小肌瘤。予甲地孕酮片,5片,bid*7天,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之后反复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咖啡色,2013年5月当地医院行诊刮,病理: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局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甲地孕酮片,2片,bid*24天。服药期间流血停止,2013年7月复查B超:内膜厚约5.3mm,宫腔见多个异常回声,最大10*5mm,界限不清。宫腔镜检查+活检:子宫内膜碎组织,部分符合腺癌(G2),ER(+)、PR灶性(+)。患者有生育要求,拟入院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 专家简介 陈勍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分会宫腔镜微创学组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妇科内镜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宫腔镜专业组组长 ❖广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妇产科学》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及妇科内镜技术的应用。 ❖2017年(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年、2018年“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2018年、2020年“岭南名医”。 饶群仙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机器人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医学参考报妇产科学频道》青年编委 ❖粤港澳大湾区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专家库评审专家 临床: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开腹、腔镜及阴式手术;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化疗及全程管理。 科研: 主持省级基金3项(省自然面上项目2项);作为PI负责全球或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7项、作为Key-Subi参与临床研究10余项,其中一项研究结果作为报告人入选2024年ESMO会议壁报交流;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张师前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山东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智库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妇科肿瘤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女性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副组长 刘畅浩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熟悉妇科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及妇科肿瘤遗传咨询。师从陈勍教授,擅长复杂的宫腔镜手术。《逸仙妇瘤诊疗规范丛书——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处理》副主编。主持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阴道内镜技术在宫腔镜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获奖: ❖2018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分会“宫腔镜手术视频广州赛区复赛”第一 ❖2018年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分会“宫腔镜手术视频华南地区总决赛”第一 ❖中山大学“叶任高-李幼姬”夫妇临床医学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师-突出贡献奖 ❖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优秀中青年教师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肿瘤生育学组委员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学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卵巢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卞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四届)神经病理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高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免疫缺陷与感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肺结节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纳米分会委员 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身MRI扫描技术彩色图谱》,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林海燕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博士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妇产科博士学位。 ❖曾到丹⻨奥胡斯大学斯基沃医院生殖中心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生殖中心交流学习。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医师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秘书兼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基金项目。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生殖免疫方向(反复种植失败与复发性流产)、辅助生育技术安全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防治及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责编:煎薯片